2023年12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编者按
· 用好法律武器向电诈犯罪说“不”
· 构建全社会反诈工作格局
· 以法为盾共建反诈“防火墙”
· 持续发力筑牢反诈“安全网”
· 加强法治宣传守牢群众“钱袋子”

以法为盾共建反诈“防火墙”

( 2023-12-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段佳
  
  2022年,我加入刑事审判团队,主要负责承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去年底,我审结了湖北黄石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何某等被告人在黄石某高端写字楼内租赁办公室,成立了黄石某网络科技公司,搭建了包括充值资金网站和交易软件在内的虚假交易平台。
  这个“公司”成员层级分明、“讲师”“股民”分工明确,均利用事先准备好的话术和套路,一步步骗取真实股民对“讲师”的信任。
  一旦时机成熟,“讲师”便开始以股市行情不佳、股指期货交易获利更大为由,诱骗被害人进入平台网站注册开户并充值,进行虚假的期货交易。再以高倍杠杆、高额手续费进行反向操作,通过频繁交易造成被害人资金迅速亏损。不到3个月,何某团伙就在黄石地区骗取328万余元。
  这起案件再次暴露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背后存在的非法交易、使用个人信息,非法提供信用卡、手机卡和软件工具,养号“跑分”等黑灰产。
  欲断其源,必打七寸。自2022年12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施行,明确了各方责任,完善了工作机制,加大了源头治理力度,为依法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以来,黄石全市法院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契机,依法严厉惩处电诈及关联犯罪,一审审结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案件140件,204名被告人被判处刑罚,涉案金额达1354.37万元,进一步筑牢了反诈防线。
  同时,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密切与市公安机关、市人民检察院等成员单位协作,建立长效机制,在法律适用、证据收集固定、定罪量刑方面形成打击合力,增强打击效果。
  追赃挽损,毫厘亦重。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我们就开始依法彻查、全力追缴赃款赃物,准确认定涉案财产,深挖利益链,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加快推进财物返还。同时,督促被告人主动退赃、退赔、缴纳罚金,将此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量,加大财产处置执行力度,最大程度挽回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
  我们还广泛开展反诈宣传,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短视频、漫画,用好典型案例这一人民法院的重要“法治产品”,做深做实反诈宣传;同时开展“浸入式”反诈宣传,组织法官走进乡村、社区、学校、企业等,为学生、老人等群体“量身定制”反诈防骗提示,持续营造全民反诈氛围。
  随着诈骗手段不断升级,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人民法院应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主动融入综合治理反诈格局,强化源头治理,以法为盾,共建反诈“防火墙”,守好群众“钱袋子”。
  (作者系湖北省黄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团队审判员,本报记者刘志月、本报通讯员尹君整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