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王彩云
“进千万家、听千万语、建连心桥”,从9月7日开始至今年年底,一场以“解民忧、促发展、创满意”为主题的全警大走访活动在山东青岛公安机关展开。公安民警通过登门走访、请进恳谈、诉求回访等形式,推动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青岛积极构建党领导下的大平安工作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建引领夯基筑本 青岛牢牢把握“政法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青岛持续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健全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度,及时调整完善政法委员会成员,完善政法委员会研究决策政法重大事项机制,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坚定理想信念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青岛136个镇(街道)全部配齐配强政法委员,每年开展全员轮训,政法委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市、区(市)、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全部按标准建成,136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实战化运行。青岛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汇聚社会治理数据资源2200余万条,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格局。 青岛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郝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委政法委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着力打造“明法尚和”政法特色品牌,激发了全市政法队伍的高昂士气与激情活力;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政法系统联席会议机制,涵盖办公室(指挥中心)、队伍建设、调查研究、维稳安保、综治工作、执法监督、舆论宣传7个方面,协调解决了一批干警通勤、两地分居、海警队伍转隶等“一个政法单位办不了、办不好的难点问题”。 治理效能提档升级 “太好了,终于拿到工资了,感谢黄岛法院,感谢法官!”“薪”愁已解,申请执行人贺某的脸上终于重新绽放笑容。前不久,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集中发放一批涉工人工资案件执行款,为包括贺某在内的33名申请执行人集中发放案款140余万元。 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近年来,青岛通过净化治安环境、提升治理效能,为青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破获全国首起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受到公安部通令嘉奖;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止付冻结账户11.48万个、涉案资金32.77亿元,战果位居全省第一;督促整改“九小场所”消防隐患1.7万处,排查消除森林火灾隐患632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48%、12.57%。 青岛市综治中心主任齐元星介绍说,为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提档升级,市委政法委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着力构建“社会治理一张网”,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在全省“社会治安”应用场景绩效评估中排名第一;青岛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省级验收,入选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候选名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聚力打造现代化社会治理样板城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10个区(市)和136个街道(镇)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城乡社区网格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科学划分1.4万个城乡社区网格,配备1.8万名专兼职网格员,办理网格事项200余万件,“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效能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地方标准,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推广。在全市所有街道(镇)、社区(村)、网格部署开展“百千万”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共评选平安街道(镇)128个、平安社区(村)1645个、平安网格9931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法治助力营商环境 青岛市委政法委法治处处长李奇向记者介绍说,青岛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亮新举出实招,以高质量平安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 出台“政法二十五条”,实施“政法五项行动”,筹备建设“上合青岛中央法务区”,努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13年至2022年,青岛法院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司法协助案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等共计3000余件,标的额达人民币220多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5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青岛市法治环境评估得分最高。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青岛的一张亮丽名片。 青岛市政法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为企业保驾护航,成功办理“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被某平台公司诈骗6亿元案件,妥善处理青岛城投集团近百起案件,挽回经济损失30余亿元。 近年来,青岛市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便民利企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工作,51个部门488个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出“无感审批”事项348项;制定依法不罚、轻罚事项清单,涵盖28个行政执法领域382项违法行为事项,依法办理不罚、轻罚案件9.29万件,减免处罚金额1.8亿余元。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蓝色风暴”执行品牌建设,执结案件4.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2.3亿元。
|
智慧治理先行示范 法治环境名列前茅
|
青岛以大平安理念奏响幸福乐章
|
|
|
|
( 2023-11-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曹天健 □ 本报通讯员 王彩云
“进千万家、听千万语、建连心桥”,从9月7日开始至今年年底,一场以“解民忧、促发展、创满意”为主题的全警大走访活动在山东青岛公安机关展开。公安民警通过登门走访、请进恳谈、诉求回访等形式,推动警民关系更加和谐、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基层基础更加稳固,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近年来,青岛积极构建党领导下的大平安工作格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程德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党建引领夯基筑本 青岛牢牢把握“政法姓党”的根本政治属性,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建为引领,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青岛持续加强党委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健全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度,及时调整完善政法委员会成员,完善政法委员会研究决策政法重大事项机制,定期召开全体会议,常态化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在坚定理想信念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青岛136个镇(街道)全部配齐配强政法委员,每年开展全员轮训,政法委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得到整体提升。市、区(市)、镇(街道)三级综治中心全部按标准建成,136个镇(街道)综治中心实现实体化实战化运行。青岛社会治理网格化智慧工作平台汇聚社会治理数据资源2200余万条,构建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格局。 青岛市委政法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郝伟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委政法委以争创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着力打造“明法尚和”政法特色品牌,激发了全市政法队伍的高昂士气与激情活力;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级政法系统联席会议机制,涵盖办公室(指挥中心)、队伍建设、调查研究、维稳安保、综治工作、执法监督、舆论宣传7个方面,协调解决了一批干警通勤、两地分居、海警队伍转隶等“一个政法单位办不了、办不好的难点问题”。 治理效能提档升级 “太好了,终于拿到工资了,感谢黄岛法院,感谢法官!”“薪”愁已解,申请执行人贺某的脸上终于重新绽放笑容。前不久,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集中发放一批涉工人工资案件执行款,为包括贺某在内的33名申请执行人集中发放案款140余万元。 社会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近年来,青岛通过净化治安环境、提升治理效能,为青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破获全国首起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等一批大案要案,受到公安部通令嘉奖;严打电信网络诈骗,止付冻结账户11.48万个、涉案资金32.77亿元,战果位居全省第一;督促整改“九小场所”消防隐患1.7万处,排查消除森林火灾隐患632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48%、12.57%。 青岛市综治中心主任齐元星介绍说,为实现社会治理效能提档升级,市委政法委与山东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慧国家治理实验室;着力构建“社会治理一张网”,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典型案例,在全省“社会治安”应用场景绩效评估中排名第一;青岛顺利通过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省级验收,入选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候选名单。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青岛聚力打造现代化社会治理样板城市,不断夯实基层基础。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进一步完善,10个区(市)和136个街道(镇)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城乡社区网格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科学划分1.4万个城乡社区网格,配备1.8万名专兼职网格员,办理网格事项200余万件,“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效能不断提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台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市级地方标准,实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经验得到中央政法委肯定推广。在全市所有街道(镇)、社区(村)、网格部署开展“百千万”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共评选平安街道(镇)128个、平安社区(村)1645个、平安网格9931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法治助力营商环境 青岛市委政法委法治处处长李奇向记者介绍说,青岛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法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法领域“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亮新举出实招,以高质量平安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 出台“政法二十五条”,实施“政法五项行动”,筹备建设“上合青岛中央法务区”,努力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2013年至2022年,青岛法院审结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司法协助案件、仲裁司法审查案件等共计3000余件,标的额达人民币220多亿元,案件当事人涉及50多个国家及地区。在工信部《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青岛市法治环境评估得分最高。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青岛的一张亮丽名片。 青岛市政法机关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自觉为企业保驾护航,成功办理“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被某平台公司诈骗6亿元案件,妥善处理青岛城投集团近百起案件,挽回经济损失30余亿元。 近年来,青岛市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完善便民利企改革举措。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编制工作,51个部门488个事项纳入清单管理,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出“无感审批”事项348项;制定依法不罚、轻罚事项清单,涵盖28个行政执法领域382项违法行为事项,依法办理不罚、轻罚案件9.29万件,减免处罚金额1.8亿余元。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蓝色风暴”执行品牌建设,执结案件4.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22.3亿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