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一段时间以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聚焦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找准区情院情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深入开展软实力提升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政治定力、党建引领力、审执能力、法庭服务力、优秀人才感召力、优秀成果创造力、纪律作风约束力、法院文化感染力八个方面软实力。 一、找准定位,充分认识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 基层法院处于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第一线,这决定了基层法院要深入落实强基导向,完善基层基础建设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审判工作水平和纠纷化解能力。近年来,我们秉承“开山化石”的大足石刻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打造全市一流审判基础设施。同时,注重提升法院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软实力。 法院软实力是法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法院工作好不好的重要标尺。当前,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期待愈发强烈,这要求我们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打破惯性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推动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不断革新。 提升法院软实力是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审执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现实需要。审执质效不仅是执法办案实际成效的集中体现,而且是检验优秀成果、经验产出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审执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着力在审执能力、法庭服务力、优秀成果创造力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 提升软实力还是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融入全区发展大局,通过提升优秀人才感召力,优化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提振干事创业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软实力更是增强法院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法院文化精神,从多方面不断提升法院文化感染力,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培育作用,才能让法院文化在引领价值追求、强化职业操守、增强司法能力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二、纲举目张,全面提升软实力的实践探索 聚焦政治引领持续凝心铸魂。我们全面加强政治轮训,引导干警从政治上思考和处理司法问题。深入开展“数助决策”研究,应用司法大数据智能分析,评估辖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研判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为区委提供决策参考。完善司法建议运用机制,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弥补社会治理和行业监管漏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定多项举措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审判质效。审判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我们紧盯党建、审执“两张表”,用党建方法解决业务问题,在急难险重任务攻关中“揭榜挂帅”,将劳动人事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专业合议庭命名为“红岩先锋岗”,引导和激励干警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规范“三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全庭法官会和专业法官会案件咨询过滤作用,审判委员会集中精力总结审判经验、研究司法政策,推进审判监督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聚焦成果突破加强能力素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全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如建立专兼职调研人员储备库,定期编写典型案事例,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审判工作能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选育管用,编制《职位说明书》,梳理岗位职责,确定部门编制,促进“人、事、岗、责”合理匹配。成立绩效考评委员会,修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落实“拉差距作表率”考核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奖优罚劣、鼓励创新的功能。 聚焦文化自信谱写法治长卷。深入挖掘中华“无讼”文化理念和大足石刻“慈善”文化内涵,借鉴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提出“诉讼冷静优先、冷静诉讼断后”的递进式诉源治理理念,通过心理疏导解心结,风险评估增压力,诉调对接促和解,文化浸润树新风,让以“无讼”为价值追求的东方经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传承和发扬。主动融入区法治文化公园建设,通过打造开放式服务型法治文化中心,展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诉争群众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三、守正创新,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 法院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之以恒推进。要遵循规律,找准方法,切实把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缓急有度,狠抓落实,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 我们不断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认真做好全流程网上办案,深度挖掘获得感强、推广性好、标志性足的典型案例,推动形成浓厚改革氛围,产出务实管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促进法院文化的品位和层次的提升,实现文化软实力和物质硬设施协调匹配,激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围绕“公正与效率”永恒主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审判工作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更新理念、创新方式,以重点工作特色亮点带动基础工作巩固提升,以基础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
|
提升软实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
|
|
|
|
( 2023-09-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陈健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
党组书记、院长
|
|
今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强调,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一段时间以来,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法院聚焦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找准区情院情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深入开展软实力提升工程为抓手,着力提升政治定力、党建引领力、审执能力、法庭服务力、优秀人才感召力、优秀成果创造力、纪律作风约束力、法院文化感染力八个方面软实力。 一、找准定位,充分认识软实力提升的重要性 基层法院处于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第一线,这决定了基层法院要深入落实强基导向,完善基层基础建设体系,不断提升基层审判工作水平和纠纷化解能力。近年来,我们秉承“开山化石”的大足石刻精神,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打造全市一流审判基础设施。同时,注重提升法院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软实力。 法院软实力是法院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法院工作好不好的重要标尺。当前,人民群众对法院公正高效审理案件的期待愈发强烈,这要求我们必须因时而变、顺势而为,打破惯性思维,摆脱路径依赖,推动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不断革新。 提升法院软实力是实现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审执质效、提升司法公信力的现实需要。审执质效不仅是执法办案实际成效的集中体现,而且是检验优秀成果、经验产出的重要标准。只有提高审执质效和司法公信力,着力在审执能力、法庭服务力、优秀成果创造力等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 提升软实力还是服务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融入全区发展大局,通过提升优秀人才感召力,优化队伍年龄、学历结构,提振干事创业能力,才能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能力。 提升软实力更是增强法院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法院文化精神,从多方面不断提升法院文化感染力,充分发挥法院文化的思想引领和道德培育作用,才能让法院文化在引领价值追求、强化职业操守、增强司法能力方面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二、纲举目张,全面提升软实力的实践探索 聚焦政治引领持续凝心铸魂。我们全面加强政治轮训,引导干警从政治上思考和处理司法问题。深入开展“数助决策”研究,应用司法大数据智能分析,评估辖区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研判预警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为区委提供决策参考。完善司法建议运用机制,对办案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积极提出司法建议,弥补社会治理和行业监管漏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制定多项举措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审判质效。审判执行工作是人民法院的中心工作。我们紧盯党建、审执“两张表”,用党建方法解决业务问题,在急难险重任务攻关中“揭榜挂帅”,将劳动人事争议和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专业合议庭命名为“红岩先锋岗”,引导和激励干警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规范“三会”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全庭法官会和专业法官会案件咨询过滤作用,审判委员会集中精力总结审判经验、研究司法政策,推进审判监督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 聚焦成果突破加强能力素养。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全力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如建立专兼职调研人员储备库,定期编写典型案事例,不断总结经验,提升审判工作能力。全面加强干部队伍选育管用,编制《职位说明书》,梳理岗位职责,确定部门编制,促进“人、事、岗、责”合理匹配。成立绩效考评委员会,修订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落实“拉差距作表率”考核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奖优罚劣、鼓励创新的功能。 聚焦文化自信谱写法治长卷。深入挖掘中华“无讼”文化理念和大足石刻“慈善”文化内涵,借鉴民法典离婚冷静期制度,提出“诉讼冷静优先、冷静诉讼断后”的递进式诉源治理理念,通过心理疏导解心结,风险评估增压力,诉调对接促和解,文化浸润树新风,让以“无讼”为价值追求的东方经验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传承和发扬。主动融入区法治文化公园建设,通过打造开放式服务型法治文化中心,展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诉争群众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 三、守正创新,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 法院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持之以恒推进。要遵循规律,找准方法,切实把战略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缓急有度,狠抓落实,努力将美好蓝图变为“实景图”。 我们不断发挥基层首创精神,认真做好全流程网上办案,深度挖掘获得感强、推广性好、标志性足的典型案例,推动形成浓厚改革氛围,产出务实管用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单位创建,促进法院文化的品位和层次的提升,实现文化软实力和物质硬设施协调匹配,激发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围绕“公正与效率”永恒主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化对审判工作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更新理念、创新方式,以重点工作特色亮点带动基础工作巩固提升,以基础工作提质增效促进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实现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互融共进,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