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龙舟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吗?”节假日,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来安徽省合肥市科技馆打卡。馆内辅导员讲起赛龙舟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完成各种科学小实验,了解浮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科学知识。 在节假日、科技周,像这样的科技活动在合肥越来越多,今后有了立法保障还将更加丰富多彩。自7月1日起,《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从法治层面健全了科普工作“由谁开展”“向谁开展”“怎么开展”全过程,完善了“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科普保障”全要素,更加系统化、体系化推动合肥科普事业向纵深发展。 多层面压紧压实科普责任 《条例》是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首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安徽省辖市首部科学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6章29条,从多个层面压紧压实科普责任。纵向看,强调政府职责,要求市县政府、乡镇街道、居民及村民委员会都应开展科普工作;横向看,强调科协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各部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都应根据职责开展科普活动。 按照《条例》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依法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并以条目形式列举了科技协会十一项具体职责。 《条例》明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和动员科技工作者、教师、在校学生创作科普作品;鼓励新媒体、自媒体等通过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市长奖”被写入地方性法规 合肥八中是合肥市高中机器人教育工作室领衔学校,机器人项目深受学生追捧。目前,学校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的机器人课程,培养了一批科技特长生,多次在世界级比赛中斩获大奖。除了“机器人”外,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学”“科技创新教育”“人工智能”等也都纳入科学课教程。 “科普教育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了解科学应用和实践,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合肥八中科普教育老师储颜说。 长期以来,合肥市在青少年科技竞赛、科普阵地建设、科普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条例》注重总结合肥科普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体现合肥辨识度。 “《条例》坚持小灵快、有特色的立法理念,内容简洁精炼,贴合实际,比如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县(市)区长奖就固化了我市经验,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科教处处长王坤说。 《条例》规定,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县(市)区长奖评选。据了解,“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于2003年10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设立,是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均设立该奖项。《条例》出台后,合肥成为全国首个将“市长奖”写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条例》还突出科普全覆盖,要求科普活动应当面对全体公民,重点做好青少年、老年人、公务员、农民、产业工人的科普工作。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学,建立科普实验室,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学校应当将科普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科普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 位于合肥文化长廊和科教旅游核心板块的合肥市科技馆,是合肥科学普及的主阵地,每年保持20%的展区展品更新改造比例,每年新增各类科普教育资源100多项。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展示科普展品外,平时会举办多种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科普之风。”合肥市科技馆培训活动部主任陈叙说。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强有力的推进实施下,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7.5%,比2020年的14.5%增加了3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二。 为了更好地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条例》在强化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工作保障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的优势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科普资源调查,建立本区域科普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财政经费对科普的投入,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科普人才库。同时制定措施,支持培育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优秀科普产品项目库,加大对原创优秀科普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目前,合肥市在科技领域已就科学技术普及、科技创新进行地方立法。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出台实现了科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常委会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跟踪监督,推进《条例》贯彻落实,形成推动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的强大合力,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
合肥出台科学技术普及条例
|
将“市长奖”写入地方性法规
|
|
|
|
( 2023-07-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龙舟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吗?”节假日,不少家长选择带孩子来安徽省合肥市科技馆打卡。馆内辅导员讲起赛龙舟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完成各种科学小实验,了解浮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科学知识。 在节假日、科技周,像这样的科技活动在合肥越来越多,今后有了立法保障还将更加丰富多彩。自7月1日起,《合肥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从法治层面健全了科普工作“由谁开展”“向谁开展”“怎么开展”全过程,完善了“科普活动、科普资源、科普保障”全要素,更加系统化、体系化推动合肥科普事业向纵深发展。 多层面压紧压实科普责任 《条例》是2021年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之后,全国首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安徽省辖市首部科学普及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条例》共6章29条,从多个层面压紧压实科普责任。纵向看,强调政府职责,要求市县政府、乡镇街道、居民及村民委员会都应开展科普工作;横向看,强调科协要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作用,各部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企业都应根据职责开展科普活动。 按照《条例》规定,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科普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科普工作协调制度。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依法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并以条目形式列举了科技协会十一项具体职责。 《条例》明确,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和动员科技工作者、教师、在校学生创作科普作品;鼓励新媒体、自媒体等通过动漫、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 “市长奖”被写入地方性法规 合肥八中是合肥市高中机器人教育工作室领衔学校,机器人项目深受学生追捧。目前,学校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善的机器人课程,培养了一批科技特长生,多次在世界级比赛中斩获大奖。除了“机器人”外,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学”“科技创新教育”“人工智能”等也都纳入科学课教程。 “科普教育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知识,还可以让他们了解科学应用和实践,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合肥八中科普教育老师储颜说。 长期以来,合肥市在青少年科技竞赛、科普阵地建设、科普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许多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做法。《条例》注重总结合肥科普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在制度设计上注重体现合肥辨识度。 “《条例》坚持小灵快、有特色的立法理念,内容简洁精炼,贴合实际,比如评选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县(市)区长奖就固化了我市经验,具有较强的地方特色。”合肥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科教处处长王坤说。 《条例》规定,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织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县(市)区长奖评选。据了解,“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于2003年10月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设立,是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目前,全国主要城市均设立该奖项。《条例》出台后,合肥成为全国首个将“市长奖”写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条例》还突出科普全覆盖,要求科普活动应当面对全体公民,重点做好青少年、老年人、公务员、农民、产业工人的科普工作。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和指导中小学校开展科普教学,建立科普实验室,建设科普示范学校。学校应当将科普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科普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 位于合肥文化长廊和科教旅游核心板块的合肥市科技馆,是合肥科学普及的主阵地,每年保持20%的展区展品更新改造比例,每年新增各类科普教育资源100多项。 “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除了展示科普展品外,平时会举办多种科学教育活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处处都是科普之所的科普之风。”合肥市科技馆培训活动部主任陈叙说。 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强有力的推进实施下,2022年,合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7.5%,比2020年的14.5%增加了3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国第二。 为了更好地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条例》在强化科普资源开发、科普工作保障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条例》要求充分利用国家级创新平台、重大科技项目的优势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市、县(市)区科学技术协会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科普资源调查,建立本区域科普资源库,实行动态管理。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大财政经费对科普的投入,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科普人才库。同时制定措施,支持培育科普产业,促进科普与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优秀科普产品项目库,加大对原创优秀科普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目前,合肥市在科技领域已就科学技术普及、科技创新进行地方立法。合肥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出台实现了科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常委会将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跟踪监督,推进《条例》贯彻落实,形成推动新时代科学普及工作的强大合力,让“科里科气”成为合肥最鲜明的城市气质和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