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唐 荣 □ 本报通讯员 周婷婷
为进一步提升巡防管控能力水平,有力维护社会面治安秩序,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按照省公安厅“四个一”体系建设应用总体部署,立足人口和产业大区治安实际,统筹协调全区警力、技术等多方力量资源,强力推进“四个一”体系和情指行一体化建设,从智慧调度、科学巡防、重点管控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重大敏感警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会治安复杂局势的驾驭力控制力,助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打造指挥调度最强大脑 宝安区公安分局以打造情报指挥最强大脑为目标,围绕“警情通报、综合研判、情报支援”职能定位,大力推进技防建设,依托多维数据资源,初步实现警情、勤务、基础信息等“一键调度”,构建起感知敏锐、要素齐全、精准滴灌的智能化风险防护网。一是在任务“一张表”上,标定全区所有巡段、警务室、屯兵点、最小应急单元等基础要素,全量掌握路面警力点位布设情况。二是在指挥“一张图”上,严格落实路面摩巡警力、群防群治力量对讲机“人机绑定”,实现路面警力实时上图、可视指挥,警力跟着警情走,部署跟着警情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在管控“一张网”上,聚焦社会面“风险”与“警情”,统筹网上网下资源开展风险研判评估,精准定位社会治安“洼地”“盲区”,为突发警情提供信息支撑,提升社会管控整治能力。 织密动态防控网 宝安区公安分局严格落实“1、3、5分钟”响应机制,着重加强学校医院、宵夜摊档、繁华商圈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布警模式,构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网,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一是在“点”上,警力最大化压向路面。以人群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为核心,充分整合机关、派出所两级勤务力量,依托重点部位、屯警点、学校、医院屯警街面,采取内警外巡模式,扩大巡逻防控面积,推动警力覆盖社会面最大化。二是在“线”上,强化动态巡逻处突。严格按照市局“千车万警”大巡逻要求,24小时开展巡逻,重点做好“压发案、控警情、防风险”工作,对路面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力。不间断不定时开展反恐演练,提升各“点”警力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和巡逻勤务的能力水平。三是在“面”上,最大化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在全区组建应急最小作战单元和十户联防队伍,通过压实责任、常态化培训、强化督导等手段,不断提升最小作战单元和十户联防实战水平,实现“一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目标,解决先期处置“最后一公里”问题。 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宝安区公安分局坚持贯彻“预防为先”理念,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紧盯“人、事、物、地、组织”等治安要素,多措并举勠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消解民生难点。一是规范重点单位行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检查,针对危爆物品行业、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和治安巡查防控,摸清从业单位底数,有力压实社会治安风险行业管控职责。组织警力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方式,在重点时段开展巡逻,提升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二是紧盯关键部位,强化“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建设。对全区31所医院和598所学校进行全面摸底,详细掌握医院及学校的基本情况、安防建设基础等信息,推动“一键式”紧急报警等安防措施落地。三是“线上预警+线下劝阻”,打好反诈防骗“组合拳”。以“四级联动”为抓手,不断优化预警劝阻机制,全力推送宝安特色“剑盾结合”预警劝阻落地见效,全力筑牢防止群众被骗的“防火墙”。截至目前,宝安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4.71%。

|
|
深圳宝安公安精准施策消解民生“难点”
|
|
|
|
( 2023-07-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唐 荣 □ 本报通讯员 周婷婷
为进一步提升巡防管控能力水平,有力维护社会面治安秩序,广东省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按照省公安厅“四个一”体系建设应用总体部署,立足人口和产业大区治安实际,统筹协调全区警力、技术等多方力量资源,强力推进“四个一”体系和情指行一体化建设,从智慧调度、科学巡防、重点管控等方面着手,不断提高重大敏感警情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社会治安复杂局势的驾驭力控制力,助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再上新台阶。 打造指挥调度最强大脑 宝安区公安分局以打造情报指挥最强大脑为目标,围绕“警情通报、综合研判、情报支援”职能定位,大力推进技防建设,依托多维数据资源,初步实现警情、勤务、基础信息等“一键调度”,构建起感知敏锐、要素齐全、精准滴灌的智能化风险防护网。一是在任务“一张表”上,标定全区所有巡段、警务室、屯兵点、最小应急单元等基础要素,全量掌握路面警力点位布设情况。二是在指挥“一张图”上,严格落实路面摩巡警力、群防群治力量对讲机“人机绑定”,实现路面警力实时上图、可视指挥,警力跟着警情走,部署跟着警情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三是在管控“一张网”上,聚焦社会面“风险”与“警情”,统筹网上网下资源开展风险研判评估,精准定位社会治安“洼地”“盲区”,为突发警情提供信息支撑,提升社会管控整治能力。 织密动态防控网 宝安区公安分局严格落实“1、3、5分钟”响应机制,着重加强学校医院、宵夜摊档、繁华商圈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巡逻防控,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布警模式,构建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网,提升见警率、管事率、盘查率。一是在“点”上,警力最大化压向路面。以人群密集场所、治安复杂区域为核心,充分整合机关、派出所两级勤务力量,依托重点部位、屯警点、学校、医院屯警街面,采取内警外巡模式,扩大巡逻防控面积,推动警力覆盖社会面最大化。二是在“线”上,强化动态巡逻处突。严格按照市局“千车万警”大巡逻要求,24小时开展巡逻,重点做好“压发案、控警情、防风险”工作,对路面违法犯罪形成强大震慑力。不间断不定时开展反恐演练,提升各“点”警力联合开展应急处置和巡逻勤务的能力水平。三是在“面”上,最大化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在全区组建应急最小作战单元和十户联防队伍,通过压实责任、常态化培训、强化督导等手段,不断提升最小作战单元和十户联防实战水平,实现“一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目标,解决先期处置“最后一公里”问题。 整治突出治安问题 宝安区公安分局坚持贯彻“预防为先”理念,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紧盯“人、事、物、地、组织”等治安要素,多措并举勠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消解民生难点。一是规范重点单位行业管理,消除治安隐患。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检查,针对危爆物品行业、旅馆业、娱乐服务场所进行隐患排查整治和治安巡查防控,摸清从业单位底数,有力压实社会治安风险行业管控职责。组织警力采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方式,在重点时段开展巡逻,提升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二是紧盯关键部位,强化“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建设。对全区31所医院和598所学校进行全面摸底,详细掌握医院及学校的基本情况、安防建设基础等信息,推动“一键式”紧急报警等安防措施落地。三是“线上预警+线下劝阻”,打好反诈防骗“组合拳”。以“四级联动”为抓手,不断优化预警劝阻机制,全力推送宝安特色“剑盾结合”预警劝阻落地见效,全力筑牢防止群众被骗的“防火墙”。截至目前,宝安区电信网络诈骗发案同比下降4.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