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学院
|
|
□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大家夏至好!《尔雅》对“夏”的本质作出了最质朴的解释——“成长”。夏至意味着万物的发荣滋长,同时也是适宜栽种乔迁的好日子。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举行华东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既是一种大家对校园美好生活的纪念和谢幕,也是一份你们栽种新希望、乔迁新居所的庄严宣告。 过去7年里,我先后用“注重行动”“坚守底色”“对抗平凡”“珍惜青春”“总结痛苦”“慎重选择”为主题向你们的学长、学姐告别。今天,我以一名学长、一名师长的经验,再讲一个主题,那就是学会和解,从而汲取不断奋进的动力。 和解既是常用生活概念,更是法学尤其是诉讼法学中的重要法学名词。《辞海》(第七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通俗解释,出自《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信数使使胡求和解。”第二个法律专有名词解释,“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端”。两个解释意义类似,就是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进行重新界定以定分止争的行为。无论是社会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无论是个人内心深处还是复杂社会关系,都存在着双方当事人,都需要我们努力实现统筹、兼顾和平衡,达致内心与言行、自我与环境、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平和统一。那么应该如何做到和解呢,我认为有三步: 第一,和解人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自然人是各种复杂关系、情感、境遇交织的复合体,因此时刻做到准确定位自己并不容易。人如果不能实现对自己的了解,明确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就容易导致言行混乱、表里不一、唯唯诺诺,那么所谓的和解自然变成委曲求全、曲意逢迎。关于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学著作中都有体现。施耐庵对鲁智深坐化杭州六和寺前的偈语是“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讲道:“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走入社会后,大家也会逐渐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大家要真正做到内心充盈饱满、坚强自信,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前提下,明确自己最根本的立场,做到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而非泾渭分明、吹毛求疵。 我们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面貌、自己的风骨,有自己的法治思维和行为逻辑,更有自己的主张和坚守。这其中的内涵,就是在奉献服务的过程中促进温暖正义的人生价值实现。即使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第二,和解需要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 和解是理想与现实的再融合,和解也是双方利益的再平衡,这其中就需要取舍和让渡。我们一旦进入社会,做出个人行为选择就不应是自己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时刻寻得平衡,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不应该是一味地追求丰富精彩和完美结局,把全部自由时间精力聚焦在一个实现个人愿望的小目标上,而是应当在充分尊重他人和周遭利益基础上,对个人理想进行抽丝剥茧、量力而行。 大家要争气但不要生气,要鼓气但不要赌气,要坚持原则但不要顽固反智,要尊重个性但不要飞扬跋扈,努力在各种内外关系中寻得平衡和稳态。 第三,和解需要在情理法统一的制度框架内进行。 这里主要指向的是和解的结果。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一些毕业生眼里,这两条规定存在法条竞合。在我看来,这两个法条没有逻辑上的包容关系,大家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将受教育拟制为一种智力劳动,这个过程可以评价为想象竞合。《传习录》里有句话,我曾多次引用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社会哲学学科需要人生阅历的历练和积累,才能将感知社会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论抽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去年因为疫情学校进行闭环管理,在这期间,我有幸认识了不少学生志愿者。其中,有坚守明珠楼参加“党员突击队”的,有值守长宁校区三个月的“马拉松式志愿者”,有在疫情最凶猛时毅然加入的“逆行者”。现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人去云南支教保研了,有人留沪做律师了,有人升学做博士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就是在情理法相统一的框架内,实现了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自己的向往与振兴民族事业的融合,他们用自己志愿服务积累到的经验、锻炼的技能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和精神境界。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对人生梦想的有力回馈,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益贡献。在时代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在不懈奋斗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必能让个体奋斗与强国宏图同频共振。没有和解是不需要牺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与其整天在等待中感叹时光的流逝,不如说干就干而抓住分秒;与其终日在惊惧里数说世态的炎凉,不如破釜沉舟去直面现实。不要在无聊的事情上浪费生命,也不要在枯燥的生活中消耗自己。 奋斗者的青春不散场,韶华不落幕。柳荫下别百般怅,同窗数载万千情,苏河潮水一江尽,从此知音两处念!最后,化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新时代中,华政人法治为业,缘法行,忘路之远近。”希望大家都能达成与自己的和解,早日建成内外和谐的桃花源! (文章为作者在华东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节选)
|
|
学会和解 汲取不断奋进的动力
|
|
|
|
( 2023-07-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
|
□ 叶青 (华东政法大学校长)
大家夏至好!《尔雅》对“夏”的本质作出了最质朴的解释——“成长”。夏至意味着万物的发荣滋长,同时也是适宜栽种乔迁的好日子。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举行华东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既是一种大家对校园美好生活的纪念和谢幕,也是一份你们栽种新希望、乔迁新居所的庄严宣告。 过去7年里,我先后用“注重行动”“坚守底色”“对抗平凡”“珍惜青春”“总结痛苦”“慎重选择”为主题向你们的学长、学姐告别。今天,我以一名学长、一名师长的经验,再讲一个主题,那就是学会和解,从而汲取不断奋进的动力。 和解既是常用生活概念,更是法学尤其是诉讼法学中的重要法学名词。《辞海》(第七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有两个:第一个通俗解释,出自《史记·韩信卢绾列传》:“信数使使胡求和解。”第二个法律专有名词解释,“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协议,解决争端”。两个解释意义类似,就是对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进行重新界定以定分止争的行为。无论是社会事实还是法律事实,无论是个人内心深处还是复杂社会关系,都存在着双方当事人,都需要我们努力实现统筹、兼顾和平衡,达致内心与言行、自我与环境、个人与他者之间的平和统一。那么应该如何做到和解呢,我认为有三步: 第一,和解人需要有自己的立场和主张。 自然人是各种复杂关系、情感、境遇交织的复合体,因此时刻做到准确定位自己并不容易。人如果不能实现对自己的了解,明确自己的立场和主张,就容易导致言行混乱、表里不一、唯唯诺诺,那么所谓的和解自然变成委曲求全、曲意逢迎。关于这一点,在东西方文学著作中都有体现。施耐庵对鲁智深坐化杭州六和寺前的偈语是“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讲道:“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走入社会后,大家也会逐渐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大家要真正做到内心充盈饱满、坚强自信,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前提下,明确自己最根本的立场,做到兼收并蓄、兼容并包,而非泾渭分明、吹毛求疵。 我们要有属于我们自己的面貌、自己的风骨,有自己的法治思维和行为逻辑,更有自己的主张和坚守。这其中的内涵,就是在奉献服务的过程中促进温暖正义的人生价值实现。即使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第二,和解需要兼顾当事人双方利益。 和解是理想与现实的再融合,和解也是双方利益的再平衡,这其中就需要取舍和让渡。我们一旦进入社会,做出个人行为选择就不应是自己随心所欲的,而是需要时刻寻得平衡,在个人和他人之间实现“帕累托最优”。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不应该是一味地追求丰富精彩和完美结局,把全部自由时间精力聚焦在一个实现个人愿望的小目标上,而是应当在充分尊重他人和周遭利益基础上,对个人理想进行抽丝剥茧、量力而行。 大家要争气但不要生气,要鼓气但不要赌气,要坚持原则但不要顽固反智,要尊重个性但不要飞扬跋扈,努力在各种内外关系中寻得平衡和稳态。 第三,和解需要在情理法统一的制度框架内进行。 这里主要指向的是和解的结果。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一些毕业生眼里,这两条规定存在法条竞合。在我看来,这两个法条没有逻辑上的包容关系,大家主观上是为了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将受教育拟制为一种智力劳动,这个过程可以评价为想象竞合。《传习录》里有句话,我曾多次引用过:“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社会哲学学科需要人生阅历的历练和积累,才能将感知社会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论抽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去年因为疫情学校进行闭环管理,在这期间,我有幸认识了不少学生志愿者。其中,有坚守明珠楼参加“党员突击队”的,有值守长宁校区三个月的“马拉松式志愿者”,有在疫情最凶猛时毅然加入的“逆行者”。现在,这些志愿者中有人去云南支教保研了,有人留沪做律师了,有人升学做博士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就是在情理法相统一的框架内,实现了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自己的向往与振兴民族事业的融合,他们用自己志愿服务积累到的经验、锻炼的技能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职业价值和精神境界。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对人生梦想的有力回馈,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益贡献。在时代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在不懈奋斗中尽到自己的责任,必能让个体奋斗与强国宏图同频共振。没有和解是不需要牺牲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与其整天在等待中感叹时光的流逝,不如说干就干而抓住分秒;与其终日在惊惧里数说世态的炎凉,不如破釜沉舟去直面现实。不要在无聊的事情上浪费生命,也不要在枯燥的生活中消耗自己。 奋斗者的青春不散场,韶华不落幕。柳荫下别百般怅,同窗数载万千情,苏河潮水一江尽,从此知音两处念!最后,化用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先生在《桃花源记》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新时代中,华政人法治为业,缘法行,忘路之远近。”希望大家都能达成与自己的和解,早日建成内外和谐的桃花源! (文章为作者在华东政法大学2023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节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