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 本报实习生 胡特旗 □ 本报通讯员 周文学
遵义会议会址门前,游人如织,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女子跑到执勤民警跟前:“警察同志,我的孩子走丢了。”“别着急,孩子照片给我,然后赶紧跟我到派出所去,就在前面不远。”民警杨娜娜边说边把照片发到“老城铺户联动”微信群中——“3岁女孩走失,穿蓝色裙子,照片如下,见到请与我联系。”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民警个个都成了“寻人寻物专家”。遵义会议会址前的“移动服务台”,由民警、义工、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每年要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帮助、咨询1万余人次。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已经开始调取监控查找女孩走向。10分钟不到,民警就接到了辖区理发店李阿姨的电话:“杨警官,我在路边看到你发在群里的那个小女孩。已经把她接到我店里啦。”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焦急的母亲终于展开笑颜。这个扎根在群众中的派出所,便是有着73年历史的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个派出所非同寻常的使命。一代代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民警用心用情守护着这3.4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脉相承铸警魂 “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因给百姓看病掉了队,返程途中遭到敌人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18岁……”老民警吴小盆在红军烈士陵园给新民警赵大钦讲述这段历史时,赵大钦眼眶湿润了。长期以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17年,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20年,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获记集体二等功,民警袁红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兄弟单位来到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调研考察,每当谈及派出所取得的荣誉,所长刘飞总是满脸骄傲。 “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我们所全体警员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与学习。”刘飞说。 一心一意话善治 2022年3月,看着刚刚签好的调解协议,学生家长刘女士一扫往日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来,刘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早教班,但早教公司因经营不善,场地外迁,导致辖区学生上课不便,学生家长与公司因为退费事宜剑拔弩张。为化解矛盾,派出所会同街道调解委、司法所和市律协驻所律师团队,展开了一场纠纷调解的“车轮战”,通过6天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为109位学生家长挽回全部经济损失7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令人“头疼”的纠纷,是在派出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调解室里化解的。走进调解室,一块“遵义市律师协会驻派出所工作站”牌匾映入眼帘,该所创新打造“律师入所、警律协作”模式,24名金牌律师轮流驻所,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据统计,2020年以来,已开展现场服务1200余人次,办理法律咨询6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满意率达100%。 此外,在派出所辖区的背街小巷里时常穿梭着志愿者和民警巡逻的身影,形成了“志愿红”和“警察蓝”交相辉映的和谐之景。志愿者们来自“会址治安义工志愿者服务队”,而这样的“警民共建”群防群治队伍,辖区还有很多。 警爱民,民拥警。会址派出所民警用服务替代管理,用真诚有效的沟通,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一点一滴纾民困 2021年3月31日,抱着一丝希望专程来寻亲的78岁重庆老人袁小平,终于与失散17年的妹妹在派出所相见,“要不是警察同志的帮助,我们可能再无相见之日,感谢你们!”久别重逢、泣不成声的兄妹俩拉着民警的手表达了朴实的感谢。 2022年6月6日,18楼,仅半米宽的露台,四周无任何护栏,伤心欲绝的女孩拒绝任何人靠近,女民警袁红轻声劝说:“阿姨的孩子和你一样大,回来吧。”边说边翻过外墙,坐在露台上与女孩谈心,现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40分钟后,女孩心结得以解开,她伏在袁红的肩膀哭泣,民警耐心的劝解挽救了一名花季少女的生命。 在银行工作的辖区居民张先生下班后来到派出所24小时自助业务办理区,“驾驶证快到期了,一直没时间办,原来还要医院、交通队两头跑,现在5分钟就办好了,简直太方便了。”张先生满脸笑容地说。 一个个温情的瞬间、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无一不是民警对群众的真心、热心、细心的生动诠释。这与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推行的“五心”服务密不可分,为让群众“舒心、暖心、顺心、省心、开心”,派出所创新八项特色便民服务,送服务上门、送关爱上门,实现交警、治安、户籍等54项公安业务一窗通办;依托7个智慧警务室、4个街面警务站、N支社会防控力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全体民警深知:服务群众永远在路上。岁月更迭,脚步不轻。立足新时代,他们将把“忠诚、为民、传承、奉献”的所训继续发扬下去,为"警察蓝"增添亮丽的色彩。
|
|
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
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续写新时代爱民故事
|
|
|
( 2023-01-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
□ 本报记者 王家梁 □ 本报实习生 胡特旗 □ 本报通讯员 周文学
遵义会议会址门前,游人如织,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女子跑到执勤民警跟前:“警察同志,我的孩子走丢了。”“别着急,孩子照片给我,然后赶紧跟我到派出所去,就在前面不远。”民警杨娜娜边说边把照片发到“老城铺户联动”微信群中——“3岁女孩走失,穿蓝色裙子,照片如下,见到请与我联系。”这样的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民警个个都成了“寻人寻物专家”。遵义会议会址前的“移动服务台”,由民警、义工、社区工作人员组成,每年要为游客提供各项服务、帮助、咨询1万余人次。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值班民警已经开始调取监控查找女孩走向。10分钟不到,民警就接到了辖区理发店李阿姨的电话:“杨警官,我在路边看到你发在群里的那个小女孩。已经把她接到我店里啦。”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焦急的母亲终于展开笑颜。这个扎根在群众中的派出所,便是有着73年历史的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 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这个派出所非同寻常的使命。一代代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民警用心用情守护着这3.4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脉相承铸警魂 “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因给百姓看病掉了队,返程途中遭到敌人残忍杀害,牺牲时年仅18岁……”老民警吴小盆在红军烈士陵园给新民警赵大钦讲述这段历史时,赵大钦眼眶湿润了。长期以来,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2017年,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被命名为‘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20年,被命名为全省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1年,获记集体二等功,民警袁红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如今,越来越多的兄弟单位来到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调研考察,每当谈及派出所取得的荣誉,所长刘飞总是满脸骄傲。 “这一切的成绩都离不开我们所全体警员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传承与学习。”刘飞说。 一心一意话善治 2022年3月,看着刚刚签好的调解协议,学生家长刘女士一扫往日阴霾,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原来,刘女士给孩子报了一个早教班,但早教公司因经营不善,场地外迁,导致辖区学生上课不便,学生家长与公司因为退费事宜剑拔弩张。为化解矛盾,派出所会同街道调解委、司法所和市律协驻所律师团队,展开了一场纠纷调解的“车轮战”,通过6天的不懈努力,最终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书,为109位学生家长挽回全部经济损失70余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起令人“头疼”的纠纷,是在派出所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调解室里化解的。走进调解室,一块“遵义市律师协会驻派出所工作站”牌匾映入眼帘,该所创新打造“律师入所、警律协作”模式,24名金牌律师轮流驻所,免费提供法律服务。据统计,2020年以来,已开展现场服务1200余人次,办理法律咨询600余件,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满意率达100%。 此外,在派出所辖区的背街小巷里时常穿梭着志愿者和民警巡逻的身影,形成了“志愿红”和“警察蓝”交相辉映的和谐之景。志愿者们来自“会址治安义工志愿者服务队”,而这样的“警民共建”群防群治队伍,辖区还有很多。 警爱民,民拥警。会址派出所民警用服务替代管理,用真诚有效的沟通,忠实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一点一滴纾民困 2021年3月31日,抱着一丝希望专程来寻亲的78岁重庆老人袁小平,终于与失散17年的妹妹在派出所相见,“要不是警察同志的帮助,我们可能再无相见之日,感谢你们!”久别重逢、泣不成声的兄妹俩拉着民警的手表达了朴实的感谢。 2022年6月6日,18楼,仅半米宽的露台,四周无任何护栏,伤心欲绝的女孩拒绝任何人靠近,女民警袁红轻声劝说:“阿姨的孩子和你一样大,回来吧。”边说边翻过外墙,坐在露台上与女孩谈心,现场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40分钟后,女孩心结得以解开,她伏在袁红的肩膀哭泣,民警耐心的劝解挽救了一名花季少女的生命。 在银行工作的辖区居民张先生下班后来到派出所24小时自助业务办理区,“驾驶证快到期了,一直没时间办,原来还要医院、交通队两头跑,现在5分钟就办好了,简直太方便了。”张先生满脸笑容地说。 一个个温情的瞬间、一幅幅和谐的画面、一句句真诚的感谢,无一不是民警对群众的真心、热心、细心的生动诠释。这与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推行的“五心”服务密不可分,为让群众“舒心、暖心、顺心、省心、开心”,派出所创新八项特色便民服务,送服务上门、送关爱上门,实现交警、治安、户籍等54项公安业务一窗通办;依托7个智慧警务室、4个街面警务站、N支社会防控力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 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全体民警深知:服务群众永远在路上。岁月更迭,脚步不轻。立足新时代,他们将把“忠诚、为民、传承、奉献”的所训继续发扬下去,为"警察蓝"增添亮丽的色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