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声音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防治生物入侵须戴好法律“紧箍”
· 强化中医药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图说世象
· 司法人工智能应有边界限制
· 斩断跨境网络赌博犯罪“链条”
· 合力破解“积分骗局”
· 有效发挥碳汇交易作用
· “以碳代偿”助力生态环境修复

合力破解“积分骗局”

( 2023-01-0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声音
  □ 江德斌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陆续接到消费者反馈有关经营者利用积分到期催办兑换相应商品或服务涉嫌误导消费的行为。对此,中消协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所谓的积分兑换“补差价”福利噱头,现在国内主流的品牌方和经营者,大部分均为利用积分进行无条件兑换商品或服务。
  年终岁末,“消费积分清零”信息漫天飞舞,可谓真假难辨。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银行、品牌商家、运营商等,主要是通过短信提醒消费者,及时将会员积分兑换成商品或者服务,这属于正常的合法营销活动,也是商家回馈消费者的一项福利,商家还可以借助活动实现吸引新用户的目的。但是,也有部分是虚假“消费积分清零”信息,一些商家企图通过设置虚假链接、提供“补差价”福利等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消费积分清零”骗局由来已久,社会危害较大,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根据此类骗局的特征,可从消费者、运营商和警方三方面着手,对“消费积分清零”骗局实施全方位堵截,不给骗子可乘之机。作为消费者来说,要提高防骗意识,牢记防骗技巧,对正常的积分兑换流程做到心中有数,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等。一旦察觉被骗,立即报警处置。
  对运营商而言,要强化自身主体责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未经消费者同意擅自发送垃圾营销短信、虚假宣传短信属于违法行为,运营商应当依法坚决予以阻断、查处。运营商作为信息发送的端口及获益方,有责任提升垃圾信息过滤技术,主动拦截掉诈骗短信,避免消费者遭遇骚扰,提醒消费者不要轻易受骗。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针对“消费积分清零”骗局,需要依法从严打击。监管部门可以创新使用新兴技术,提升自身科技监管能力,对诈骗分子实施精准打击,提高违法成本,提升法律的震慑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