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中国
|
|
近日,家住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陈巷花园小区的吴先生与物业因车辆充电问题发生纠纷,向陈巷社区居委会反映问题并求助。为妥善解决该问题,陈巷社区居委会邀请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代表、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共同参加“吾邻共理”援法议事活动。最终,双方在听取了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后,对充电桩安装地点及安装数量达成一致。 近年来,昆山市紧紧围绕群众法治需求,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努力将法治工作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推进“法治小区”建设 2022年以来,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开展“法治小区”建设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法治小区”建设的工作意见》,聚焦小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形成“一核引领、四治协同”的“法治小区”昆山示范,推动“法治小区”建设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明确内核,打造“尚法乐居”特色品牌。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和小区治理现状,找准工作落脚点和着力点。同时,加强与区镇及市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协调联动,共同研究“法治小区”建设的实质内涵;创新推出“尚法乐居”特色品牌,将小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明确标准,构建七大方面指标体系。聚焦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法治小区”建设指标标准,明确健全组织体系、依法履职尽责、强化法治宣传、倡导居民守法、开展矛盾调处、规范管理服务、倡导文明宜居7个方面指标体系内容。 明确路径,完善“一核四治”运行机制。探索打造“一核引领、四治协同”的“法治小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建立社区“两委”成员挂钩联系小区制度;坚持自治强基,让居民从小区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坚持法治保障,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坚持德治固本,将传统道德风尚融入“法治小区”居民公约;坚持智治支撑,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小区治理向“智”理转变。 打造“尚法乐居”品牌 2022年年初,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将“法治小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选取陆家镇陈巷花园小区、周市镇更楼新苑小区等小区先行先试,积极打造“尚法乐居 巷里传情”“尚法乐居 乐安平庄”“尚法乐居 人和珠泾”等标杆,逐步实现区镇全覆盖推广。 同时,发挥“大党委”作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主体,由物业公司、驻村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架构,支持和保证小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着力构建“社区党总支、社区各党支部/司法所党支部、小区党小组”治理体系;采取“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形式,建立一支“平时说话有分量、群众工作善引导、关键时刻能调动”的骨干居民队伍;建立“红管先锋”行动支部,有效化解各类物业管理矛盾,部分小区实现“零信访”和刑事案件“零发生”。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近日,昆山市周市镇珠泾村黄浦家园小区居民黄某夫妇向小区“法律明白人”请求帮助,希望调解其与3个子女之间的赡养纠纷。小区“法律明白人”第一时间安抚两人情绪,并立即展开深入调查。 其间,小区“法律明白人”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和当事人一同到小区“和美家事调解室”进行协商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赡养案例,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与黄某的3个子女进行沟通,最终促成黄某夫妇与其子女达成调解协议。处理结束后,小区“法律明白人”向珠泾村村委会提出建议,希望在小区开展赡养老人法治宣传活动。村委会采纳该建议,并在小区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新增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近年来,黄浦家园小区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宣传文化墙,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同时,将驻村法律顾问每月线下坐班制与线上服务相结合,大力推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借助警务、安保、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等力量,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此外,昆山市各居民小区依托“和美家事调解室”“百姓议事庭”等“援法议事”平台,积极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和具有乡村特色的德孝文化活动,评选“优秀志愿者”“文明家庭”,设立“善行义举榜”,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议事体系,着力构建“一个阵地、多方参与、协调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张连弟
|
|
努力将法治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
|
|
|
( 2023-01-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中国 |
|
近日,家住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陈巷花园小区的吴先生与物业因车辆充电问题发生纠纷,向陈巷社区居委会反映问题并求助。为妥善解决该问题,陈巷社区居委会邀请小区居民代表、物业代表、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共同参加“吾邻共理”援法议事活动。最终,双方在听取了法律顾问的专业意见后,对充电桩安装地点及安装数量达成一致。 近年来,昆山市紧紧围绕群众法治需求,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努力将法治工作延伸到基层“最后一公里”。 推进“法治小区”建设 2022年以来,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牵头开展“法治小区”建设工作,审议通过《关于加强“法治小区”建设的工作意见》,聚焦小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形成“一核引领、四治协同”的“法治小区”昆山示范,推动“法治小区”建设由“盆景”向“风景”转变。 明确内核,打造“尚法乐居”特色品牌。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入基层一线,调研了解群众需求和小区治理现状,找准工作落脚点和着力点。同时,加强与区镇及市住建局等有关单位协调联动,共同研究“法治小区”建设的实质内涵;创新推出“尚法乐居”特色品牌,将小区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明确标准,构建七大方面指标体系。聚焦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出台“法治小区”建设指标标准,明确健全组织体系、依法履职尽责、强化法治宣传、倡导居民守法、开展矛盾调处、规范管理服务、倡导文明宜居7个方面指标体系内容。 明确路径,完善“一核四治”运行机制。探索打造“一核引领、四治协同”的“法治小区”。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网格+治理网格+服务网格”三网融合,建立社区“两委”成员挂钩联系小区制度;坚持自治强基,让居民从小区治理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坚持法治保障,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坚持德治固本,将传统道德风尚融入“法治小区”居民公约;坚持智治支撑,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小区治理向“智”理转变。 打造“尚法乐居”品牌 2022年年初,昆山市委依法治市办将“法治小区”建设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选取陆家镇陈巷花园小区、周市镇更楼新苑小区等小区先行先试,积极打造“尚法乐居 巷里传情”“尚法乐居 乐安平庄”“尚法乐居 人和珠泾”等标杆,逐步实现区镇全覆盖推广。 同时,发挥“大党委”作用,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村委会为主导,以居民为主体,由物业公司、驻村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架构,支持和保证小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有效开展工作;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着力构建“社区党总支、社区各党支部/司法所党支部、小区党小组”治理体系;采取“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形式,建立一支“平时说话有分量、群众工作善引导、关键时刻能调动”的骨干居民队伍;建立“红管先锋”行动支部,有效化解各类物业管理矛盾,部分小区实现“零信访”和刑事案件“零发生”。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近日,昆山市周市镇珠泾村黄浦家园小区居民黄某夫妇向小区“法律明白人”请求帮助,希望调解其与3个子女之间的赡养纠纷。小区“法律明白人”第一时间安抚两人情绪,并立即展开深入调查。 其间,小区“法律明白人”邀请驻村法律顾问和当事人一同到小区“和美家事调解室”进行协商调解。调解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赡养案例,详细讲解相关法律知识,与黄某的3个子女进行沟通,最终促成黄某夫妇与其子女达成调解协议。处理结束后,小区“法律明白人”向珠泾村村委会提出建议,希望在小区开展赡养老人法治宣传活动。村委会采纳该建议,并在小区文化长廊、法治宣传栏新增民法典中关于赡养义务、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法律知识,营造浓厚法治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法治宣传效果。 近年来,黄浦家园小区积极打造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和法治宣传文化墙,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同时,将驻村法律顾问每月线下坐班制与线上服务相结合,大力推广“苏解纷”微信小程序;借助警务、安保、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等力量,对小区、公共区域进行全方位排查,及时梳理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努力实现“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 此外,昆山市各居民小区依托“和美家事调解室”“百姓议事庭”等“援法议事”平台,积极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和具有乡村特色的德孝文化活动,评选“优秀志愿者”“文明家庭”,设立“善行义举榜”,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议事体系,着力构建“一个阵地、多方参与、协调治理”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张连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