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于2022年12月2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报告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报告指出,2018年至2021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累计支出14.88万亿元,年均增幅7.4%,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整体增幅高3.8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8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16.6%。 当前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使用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机制逐步健全、效益日益提升、成效不断显现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重点社保项目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报告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 就业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658亿元,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促进各类劳动者公平就业,有效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挑战对就业带来的冲击。 养老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保险补助支出7.77万亿元,有力支持各地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医疗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和医疗救助资金2.61万亿元。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困难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梯次减负后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0%左右,群众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社会救助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困难群众救助、社会福利等支出1.47万亿元,支持各地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和老年福利、残疾人康复和托养等工作,全力保障因疫情遇困群众基本生活。 优抚安置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抚恤和退役安置资金9487亿元,支持各地做好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待遇保障和退役军人安置等工作。 报告指出,随着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不断增加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城乡低保、抚恤优待等重点社会保障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或“应保尽保”,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着力增强资金分配科学性规范性 报告指出,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着力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考虑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和财力差异较大等国情,中央财政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体现地区差别,重点向中西部等困难地区倾斜。 为推动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化,修订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形成覆盖全部险种、完整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制定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困难群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等十多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全链条各环节,严厉打击欺诈骗取财政资金行为。 为将社会保障领域符合条件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建立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防止挤占挪用、沉淀闲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完善绩效评价指标,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各险种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在法治轨道推进社保精细化管理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加之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带来的冲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社会保障部分项目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政府与市场、单位与个人的责任边界不够清晰,部门间还存在职责分散或交叉现象。 社会保障体系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等情况。 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可持续压力加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抚养比不断下降,随着参保人平均领取待遇年限的延长,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鸿沟”,尚未实现基础信息及时共享,容易引发“跑冒滴漏”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民政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积极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将健全资金分配管理机制,聚焦群众最关切的养老、医疗、就业等领域集中发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精准性。
|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告提请审议
|
我国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
|
|
|
( 2023-01-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部长刘昆于2022年12月2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报告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 报告指出,2018年至2021年,全国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累计支出14.88万亿元,年均增幅7.4%,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整体增幅高3.8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8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16.6%。 当前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投入使用呈现出总量持续增长、机制逐步健全、效益日益提升、成效不断显现的良好态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重点社保项目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报告从多个方面介绍了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的分配使用情况。 就业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就业补助资金3658亿元,重点支持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创业,促进各类劳动者公平就业,有效应对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挑战对就业带来的冲击。 养老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养老保险补助支出7.77万亿元,有力支持各地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连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医疗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补助和医疗救助资金2.61万亿元。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稳定在80%和70%左右,困难群众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梯次减负后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0%左右,群众就医负担有效减轻。 社会救助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困难群众救助、社会福利等支出1.47万亿元,支持各地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和老年福利、残疾人康复和托养等工作,全力保障因疫情遇困群众基本生活。 优抚安置方面,2018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财政累计安排抚恤和退役安置资金9487亿元,支持各地做好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待遇保障和退役军人安置等工作。 报告指出,随着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支出的不断增加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城乡低保、抚恤优待等重点社会保障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或“应保尽保”,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着力增强资金分配科学性规范性 报告指出,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落实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着力增强资金分配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考虑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和财力差异较大等国情,中央财政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体现地区差别,重点向中西部等困难地区倾斜。 为推动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体系,大力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化,修订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形成覆盖全部险种、完整统一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制定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困难群众救助、农村危房改造等十多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分配、下达、使用等全链条各环节,严厉打击欺诈骗取财政资金行为。 为将社会保障领域符合条件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建立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强化从资金源头到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资金直达使用单位、直接惠企利民,防止挤占挪用、沉淀闲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相关部门制定出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完善绩效评价指标,形成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闭环,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覆盖各险种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在法治轨道推进社保精细化管理 报告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加之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带来的冲击,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弱项。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社会保障部分项目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政府与市场、单位与个人的责任边界不够清晰,部门间还存在职责分散或交叉现象。 社会保障体系与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目标还有差距,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等情况。 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可持续压力加大,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抚养比不断下降,随着参保人平均领取待遇年限的延长,社会保障制度的安全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还存在“信息孤岛”和“数据鸿沟”,尚未实现基础信息及时共享,容易引发“跑冒滴漏”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民政部、国家医保局等部门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积极完善制度政策体系,在法治化轨道上推进社会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将健全资金分配管理机制,聚焦群众最关切的养老、医疗、就业等领域集中发力,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精准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