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经济法治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房地产市场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出台
· 划出民生涉疫消费领域监管“红线”
· 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 增加“全面推进工商联工作法治化”等内容
· 今年前10个月个体工商户
享受减税降费3285亿元

8年向北方调水586亿立方米
南水北调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 2022-12-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经济法治
  本报讯 记者刘欣 记者近日从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全面通水8周年。截至目前,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综合效益。
  按照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水利部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持续加强工程安全监管,全力做好汛期、冰期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特殊重要时期安全输水工作。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通过实施科学调度,实现了年调水量从20多亿立方米持续攀升至近100亿立方米的突破性进展。中线一期工程2021年至2022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再创新高。
  8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京津冀地区供水335亿立方米,其中,向雄安新区供水9134万立方米,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沿线地方优化配置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等各类水资源,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实现了水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按照万元GDP用水65.1立方米计算,东、中线工程累计调水586亿立方米,相当于有力支撑了北方地区9万多亿元GDP的持续增长。
  此外,全面通水以来,通过水源置换、生态补水等综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线河湖生态安全。东线沿线受水区各湖泊,利用抽引江水及时补充蒸发渗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稳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济南“泉城”再现四季泉水喷涌景象。其中,中线已累计向北方50余条河流进行生态补水90多亿立方米,推动了一大批河湖重现生机,河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华北地区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多年下降后实现止跌回升。
  2021年8月至9月,通过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助力永定河865公里河道实现了1996年以来首次全线通水;今年3月至5月,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向黄河以北供水1.89亿立方米,助力京杭大运河实现近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6月至7月,中线11个退水闸、分水口参与调度,补水达2.13亿立方米,助力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环境复苏2022年夏季行动顺利完成,南水北调工程生态效益更加显现。
  水利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早日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强已建工程运行管理,充分发挥工程综合效益,推动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