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学院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 司法体制改革具有全局性和前提性意义
· 北京比较法研究会成立大会举行
· 第二届“科技与法治”论坛在南通举办
· 数字法治三十人论坛(2022年冬季)在沪举行
· 第十一届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在京举行

第二届“科技与法治”论坛在南通举办

( 2022-11-2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学院
  本报讯 记者丁国锋 11月18日,第二届“科技与法治·数字法治与社会治理”论坛在江苏南通举办,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司法厅和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法治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公丕祥教授,江苏省南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晓斌为智慧法院(南通)实验室揭牌,江苏高院审委会专职委员李玉柱,南通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刘坤为江苏智慧法院实践基地揭牌。
  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主任许建峰作了题为《中国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理论基础、技术实践和显著成效》的主题发言。他从客观信息论的认知基础和理论体系、信息系统动力学理论架构这两重理论出发,借助哲学与数学的跨学科视角详细阐述了智慧法院体系工程的模式框架和应用成效。
  刘坤以《新时代传承和发扬南通大调解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为题,用“大”“实”“专”“公”四个关键字多角度总结了南通“大调解”机制的基本经验,并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接连开展的系统化治理、法治化治理、智能化治理的创新实践历程。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聚焦“数据权属与数字治理”,从人们最习惯也最熟悉的“确权”概念切入,讲述了中央的“守正”和地方的“创新”以及权利分割的思想和二元的权利结构。他表示,数据用益权的制度设计是做强共享经济发展的本质需求。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龚廷泰表示,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凝聚学术界、法治实务界和科技产业界的共同智慧,形成科技支撑和法治保障的智慧合力,共同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智慧法院(南通)实验室于2021年1月经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批复设立。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设立的第三家、中级法院首家智慧法院实验室。江苏智慧法院实践基地则为“江苏首个”,由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全力支持南通设立。此次实验室与基地的同步揭牌,标志着南通智慧法院建设步入新阶段,将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与司法审判工作深度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