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
|
□ 本报记者 黄洁
在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区,坐落着亚洲第一大社区天通苑,其与位置相近的回龙观被合称为“回天地区”,曾是北京城市治理的痛点区域。同时,昌平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流动人口大幅超过户籍人口,复杂的区情考验着昌平区的社会治理智慧。 昌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薛春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作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地区,昌平区坚持将优化法治服务作为抓手和保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助推了平安昌平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动法治服务最优化 几天前,刘先生刚走进昌平公安分局户籍办事大厅,身披绶带的引导员就迎了上来,主动询问要办理的业务,并将其引导至相关区域。“这次来咨询体验真好,引导员、业务员都热情耐心,我的问题也给解释得很清楚。”刘先生说,他真切感受到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态度。 据昌平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放管服”政策要求过程中,昌平分局创新建立“民意感知工作室”,不仅以“三米微笑、一米问候”原则接待办事群众,更抽调专业人员按当天窗口业务60%的比例电话回访办事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主动回应群众新需求、新期盼。 “民意感知工作室”“情感调解室”“安居诊疗车”……一批特色服务品牌近年来在昌平区不断涌现,“紧盯民意”成为该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的鲜明特色。 薛春江告诉记者,昌平区紧抓便民利民举措,在扩展服务阵地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渠道。 2019年9月,针对“回天地区”人口密集、法律服务需求量大的实际,位于天通苑东小口镇的公共法律服务东部分中心投入使用,公证处、法官工作站、律师服务团、调解专家团等专业队伍随之入驻,“回天地区”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如今,昌平全区两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7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25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织密了“回天地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15项车驾管业务纳入属地派出所“一站通办”,换证、补证家门口也能办;网上立案、开庭、缴费等在线服务,让群众在“网上办”中感受到“办事不再难”,政法服务水平随着一项又一项惠民服务的落地而明显提升。 法治服务对象精准化 5月27日上午,由昌平区民政局联合区委网信办组织的“安全使用手机,预防网络诈骗”线上讲座,再次覆盖全区100余家养老机构近万名老年人和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人这一电信网络诈骗高风险群体,昌平区专门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漫画、视频等反诈产品,政法单位自编自导反诈节目,社区村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进行传播宣传,合力为老年人群体筑牢防诈屏障。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探索中,我们努力回应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努力做到精准施策。”薛春江说。 据了解,围绕“精准”目标,昌平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做专反诈中心,成立23个劝阻室、1400余支宣传队,预警劝阻150万余人次,止付挽损4.8亿元;针对困难群体,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累计提供咨询6.8万余人次;针对流动人员,全区创新打造99处“安居驿站”,以“预约入住—核查比对—住宿登记—信息推送”闭环管理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法治服务质效最大化 “为实现法治服务质效最大化,要坚持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于萌芽。”在昌平区市域社会治理探索过程中,“未雨绸缪”被认为是提升法治服务质效的关键环节。 记者了解到,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昌平区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作用,由社区片警副书记牵头,整合村居法律顾问、“五老”、信访干部、派出所民警、人民调解员、村居工作人员和心理医生等多方资源,实现法治服务供给从“孤军奋战”向“团队作战”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托“热线+网格”双渠道,推进社情民意直通车、“微建议”“金点子”等征集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和矛盾风险点。 早在2015年起,为更好服务“回天地区”,昌平区人民法院就组建起青年法官社区服务队,开通“夜间法庭”。时至今日,这支服务队已在“回天地区”建立多个“社区法官工作站”,构建起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共治平台,成为维护辖区稳定的第一道“守门人”。 薛春江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市域社会治理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昌平区也将继续沿着法治化轨道,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各项问题,助力提升昌平区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
北京昌平:
|
法治护航市域社会治理提档升级
|
|
|
|
( 2022-07-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地市巡礼 |
|
□ 本报记者 黄洁
在位于北京市西北部的昌平区,坐落着亚洲第一大社区天通苑,其与位置相近的回龙观被合称为“回天地区”,曾是北京城市治理的痛点区域。同时,昌平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地区,流动人口大幅超过户籍人口,复杂的区情考验着昌平区的社会治理智慧。 昌平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薛春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作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地区,昌平区坚持将优化法治服务作为抓手和保障,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效,助推了平安昌平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推动法治服务最优化 几天前,刘先生刚走进昌平公安分局户籍办事大厅,身披绶带的引导员就迎了上来,主动询问要办理的业务,并将其引导至相关区域。“这次来咨询体验真好,引导员、业务员都热情耐心,我的问题也给解释得很清楚。”刘先生说,他真切感受到了公安机关为民服务的态度。 据昌平公安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放管服”政策要求过程中,昌平分局创新建立“民意感知工作室”,不仅以“三米微笑、一米问候”原则接待办事群众,更抽调专业人员按当天窗口业务60%的比例电话回访办事群众,征求意见建议,主动回应群众新需求、新期盼。 “民意感知工作室”“情感调解室”“安居诊疗车”……一批特色服务品牌近年来在昌平区不断涌现,“紧盯民意”成为该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工作的鲜明特色。 薛春江告诉记者,昌平区紧抓便民利民举措,在扩展服务阵地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服务流程和服务渠道。 2019年9月,针对“回天地区”人口密集、法律服务需求量大的实际,位于天通苑东小口镇的公共法律服务东部分中心投入使用,公证处、法官工作站、律师服务团、调解专家团等专业队伍随之入驻,“回天地区”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贴心服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如今,昌平全区两个区级公共法律服务分中心、7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站和125个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室,织密了“回天地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15项车驾管业务纳入属地派出所“一站通办”,换证、补证家门口也能办;网上立案、开庭、缴费等在线服务,让群众在“网上办”中感受到“办事不再难”,政法服务水平随着一项又一项惠民服务的落地而明显提升。 法治服务对象精准化 5月27日上午,由昌平区民政局联合区委网信办组织的“安全使用手机,预防网络诈骗”线上讲座,再次覆盖全区100余家养老机构近万名老年人和工作人员。 记者了解到,针对老年人这一电信网络诈骗高风险群体,昌平区专门制作了通俗易懂的漫画、视频等反诈产品,政法单位自编自导反诈节目,社区村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进行传播宣传,合力为老年人群体筑牢防诈屏障。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的探索中,我们努力回应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法律服务需求,努力做到精准施策。”薛春江说。 据了解,围绕“精准”目标,昌平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做专反诈中心,成立23个劝阻室、1400余支宣传队,预警劝阻150万余人次,止付挽损4.8亿元;针对困难群体,全区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坚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累计提供咨询6.8万余人次;针对流动人员,全区创新打造99处“安居驿站”,以“预约入住—核查比对—住宿登记—信息推送”闭环管理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 法治服务质效最大化 “为实现法治服务质效最大化,要坚持未雨绸缪,不断创新构建诉源治理新格局,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于萌芽。”在昌平区市域社会治理探索过程中,“未雨绸缪”被认为是提升法治服务质效的关键环节。 记者了解到,围绕基层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昌平区充分发挥基层综治中心作用,由社区片警副书记牵头,整合村居法律顾问、“五老”、信访干部、派出所民警、人民调解员、村居工作人员和心理医生等多方资源,实现法治服务供给从“孤军奋战”向“团队作战”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托“热线+网格”双渠道,推进社情民意直通车、“微建议”“金点子”等征集活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发现苗头隐患和矛盾风险点。 早在2015年起,为更好服务“回天地区”,昌平区人民法院就组建起青年法官社区服务队,开通“夜间法庭”。时至今日,这支服务队已在“回天地区”建立多个“社区法官工作站”,构建起人民法庭、司法所、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社区居委会等多方联动的多元共治平台,成为维护辖区稳定的第一道“守门人”。 薛春江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离不开市域社会治理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昌平区也将继续沿着法治化轨道,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市域社会治理中的各项问题,助力提升昌平区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