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调研
|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达州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域警务”为驱动,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一、革新思维,绘制防控体系建设体系图 公安机关必须始终聚焦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大势,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新要求、社会经济形态演变新趋势、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新任务,从更宽广的时空范围中寻找和把握机遇,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顺应发展规律,牢牢掌握社会治理主动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更高需求、更大期待。 “全域警务”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公安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和全生命周期理念,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契合民众对平安产品需要而生成的创新机制。其基本要求是抓市域促县域、抓基层强基础、抓警种精专业、抓联动强治理,总体目标是实现警务要素全域、警务内容全域、警务方式全域、警务主体全域,推动公安工作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构建高标准社防体系,保障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引领,铺设防控体系建设高速路 坚持政治引领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中国道路的特色标志,是我们党领导社会治理工作的宝贵经验,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体现到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的时时处处。必须高位部署,推动市委、市政府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升为“党政工程”,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必须高点谋划,邀请技术专家来达州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必须高频推进,推动市委、市政府批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资计划,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列入达州市重点规划进行编制,督促相关任务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 三、智治赋能,织密防控体系建设过滤网 智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要按照适度超前、实战实用、共建共享、安全经济的基本思路,推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落实好“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的要求,以大数据科技化手段为社会治理引入新范式、构建新模式。 做实“圈层查控”,绕环川(达)边界,按照“非接触、无感知、不停留”的标准升级改造进出川通道检查站,并针对达州主城区“三山夹两槽”的地理格局新增、复用高空设备,建成“慧聚”智能监控平台,提升环省、环市县、环主城区的围闭度,确保触圈即感知、感知即预警。做深“单元防控”,以学校、医院、党政机关、重点企事业单位等为基本防控单元,以联勤警务站、驻勤点、勤务车组建设为抓手,通过智能感知手段对“人、车、地、码”等进行全要素采集,实现立体化布防、可视化指挥。做细“要素管控”,建立“+公安”警务协作机制,采取“先予后取”思路,完成与政府部门数据对接,全面采集政务各部门、社会各组织相关数据,建成“慧智”智能化综合应用平台。 四、共治支撑,稳固防控体系建设压舱石 共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达州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广泛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全力加入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抓实安防前置、标准引领、多极支撑,构建“社会共治圈”。 突出安防前置,推动市、县公安机关进入同级规委会,参与专家委员会评审新(改、扩)建交通道路、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医院学校等多个重大项目方案。突出标准引领,成立标准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将智慧安防建设纳入《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版)》,促进智慧安防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突出多极支撑,与省戒毒管理局建立所地执法协作机制,联合军分区、武警深化“军警联勤”,联动高速公安五分局构建“高地联动”警务运行机制。 五、法治保障,筑牢防控体系建设桥头堡 公安机关既是法治的维护者,又是法治的践行者,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以法治为落脚点,强化法治在社会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全力防风险,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调对接”暨“人民调解驻所”工作的通知》,推动派出所、司法所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联动融合,探索试点建设乡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立社会治安防控、矛盾风险化解一体化运行体系。全力治堵点,推动全市启动“清理信访积案、清净营商环境、清除安全隐患、清减矛盾纠纷,保政治安全、保社会安定、保人民安宁、保经济发展”的“四清四保”行动,联动全社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清隐患,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整合推动120急救、防汛监测等汇聚应用。实行“交巡联勤”铁骑网格巡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构建全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城市公共安全指数持续提升。 六、自治催化,激活防控体系建设新引擎 自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体系,在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市域巡防体系、乡村防控体系上出实招、出新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添更多动力。 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立“深化党员‘双报到’,落实‘社会治安、基层社会治理、风险防控’三大责任,建立一套基层基础支撑体系”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优化市域巡防体系,统筹多方力量,建立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的社会治安防控“六联”机制,持续优化巡防体系。优化乡村防控体系,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市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群众自治有新元素、新内涵、新成效。
|
|
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
|
|
|
|
( 2022-07-1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
|
|
高武林
四川省达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
|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达州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域警务”为驱动,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不断提升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社会治理水平。 一、革新思维,绘制防控体系建设体系图 公安机关必须始终聚焦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大势,深刻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新要求、社会经济形态演变新趋势、新时代公安工作现代化建设新任务,从更宽广的时空范围中寻找和把握机遇,才能紧紧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顺应发展规律,牢牢掌握社会治理主动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的更高需求、更大期待。 “全域警务”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是新时代公安机关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和全生命周期理念,顺应时代发展大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契合民众对平安产品需要而生成的创新机制。其基本要求是抓市域促县域、抓基层强基础、抓警种精专业、抓联动强治理,总体目标是实现警务要素全域、警务内容全域、警务方式全域、警务主体全域,推动公安工作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构建高标准社防体系,保障高水平安全,助力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引领,铺设防控体系建设高速路 坚持政治引领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中国道路的特色标志,是我们党领导社会治理工作的宝贵经验,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现实需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把党的领导体现到社会治安体系建设的时时处处。必须高位部署,推动市委、市政府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升为“党政工程”,成立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必须高点谋划,邀请技术专家来达州实地考察、把脉问诊。必须高频推进,推动市委、市政府批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投资计划,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列入达州市重点规划进行编制,督促相关任务高标准、高质量落地落实。 三、智治赋能,织密防控体系建设过滤网 智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要按照适度超前、实战实用、共建共享、安全经济的基本思路,推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度融合,落实好“圈层查控、单元防控、要素管控”的要求,以大数据科技化手段为社会治理引入新范式、构建新模式。 做实“圈层查控”,绕环川(达)边界,按照“非接触、无感知、不停留”的标准升级改造进出川通道检查站,并针对达州主城区“三山夹两槽”的地理格局新增、复用高空设备,建成“慧聚”智能监控平台,提升环省、环市县、环主城区的围闭度,确保触圈即感知、感知即预警。做深“单元防控”,以学校、医院、党政机关、重点企事业单位等为基本防控单元,以联勤警务站、驻勤点、勤务车组建设为抓手,通过智能感知手段对“人、车、地、码”等进行全要素采集,实现立体化布防、可视化指挥。做细“要素管控”,建立“+公安”警务协作机制,采取“先予后取”思路,完成与政府部门数据对接,全面采集政务各部门、社会各组织相关数据,建成“慧智”智能化综合应用平台。 四、共治支撑,稳固防控体系建设压舱石 共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达州公安机关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广泛汇聚社会各方力量全力加入到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抓实安防前置、标准引领、多极支撑,构建“社会共治圈”。 突出安防前置,推动市、县公安机关进入同级规委会,参与专家委员会评审新(改、扩)建交通道路、住宅小区、公共设施、医院学校等多个重大项目方案。突出标准引领,成立标准建设领导小组,推动将智慧安防建设纳入《达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1版)》,促进智慧安防建设标准化、规范化、法治化。突出多极支撑,与省戒毒管理局建立所地执法协作机制,联合军分区、武警深化“军警联勤”,联动高速公安五分局构建“高地联动”警务运行机制。 五、法治保障,筑牢防控体系建设桥头堡 公安机关既是法治的维护者,又是法治的践行者,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推动工作,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以法治为落脚点,强化法治在社会防控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全力防风险,联合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调对接”暨“人民调解驻所”工作的通知》,推动派出所、司法所与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联动融合,探索试点建设乡镇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建立社会治安防控、矛盾风险化解一体化运行体系。全力治堵点,推动全市启动“清理信访积案、清净营商环境、清除安全隐患、清减矛盾纠纷,保政治安全、保社会安定、保人民安宁、保经济发展”的“四清四保”行动,联动全社会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清隐患,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建设,整合推动120急救、防汛监测等汇聚应用。实行“交巡联勤”铁骑网格巡防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构建全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城市公共安全指数持续提升。 六、自治催化,激活防控体系建设新引擎 自治是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标志。必须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社区治理体系,在优化基层治理体系、市域巡防体系、乡村防控体系上出实招、出新招,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添更多动力。 优化基层治理体系,探索建立“深化党员‘双报到’,落实‘社会治安、基层社会治理、风险防控’三大责任,建立一套基层基础支撑体系”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优化市域巡防体系,统筹多方力量,建立联勤、联防、联管、联控、联打、联宣的社会治安防控“六联”机制,持续优化巡防体系。优化乡村防控体系,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等部门出台《进一步加强全市村(社区)治安保卫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群众自治有新元素、新内涵、新成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