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井盖吃人”悲剧何时不再重演
· 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注入新活力
· 有事扫一扫 代表“码”上见
· 发挥数据基础性资源作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事扫一扫 代表“码”上见
武汉汉阳区深入开展“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

( 2022-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见习记者  刘    欢
□ 本报记者          刘志月

  “说心里话,在‘民情民意联系点’挂牌以前,我对人大代表没啥印象。”何国华坦言。
  何国华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新城春天里小区居民。
  因新城春天里小区开发商做外墙保温防水时存在严重问题,小区430多户居民多年来饱受外墙脱落、房屋渗水之苦,居委会、业委会多方努力,但收效甚微。
  3月30日,何国华在小区转悠,看到小区里挂着“民情民意联系点”的牌子,上面留有武汉市人大代表刘思桥的微信二维码,旁边写着“有事反映请扫码”。
  抱着试一试心态,何国华扫了二维码。出乎意料,刘思桥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好友申请,向他了解情况。
  更让何国华没想到的是,4月4日,刘思桥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来到小区和业主一起到现场查看外墙脱落情况。
  4月7日,刘思桥围绕春天里小区外墙脱落、渗水问题,组织居民代表、街道、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到汉阳区江欣苑选区代表工作室座谈。
  “目前,维修改造正在走招投标程序,下一步会积极发挥代表监督作用,督促有关部门彻底消除隐患。”刘思桥说。
  “‘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是汉阳区人大常委会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创新举措。”汉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庆华介绍说。
  针对闭会期间身份彰显不充分、联系选民不充分等代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的薄弱环节,3月中旬以来,汉阳区人大在全区开展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第一批试点工作,共计在100个选区450个点位挂牌,首次参与代表数165人。
  湖北省人大代表、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是汉阳区亮“码”者之一。
  “通过人大代表亮‘码’行动,实现民情民意微信收、及时办、全程督、线上评,极大提高了群众急事难事的办事效率,也让居民更加信赖我们人大代表。”胡明荣说。
  据统计,“民情民意联系点”挂牌以来,汉阳区开展各类代表履职活动243次,线上联系选民达2530人次。
  汉阳区将“民情民意联系点”作为收集议案建议素材的重要途径,推行民情民意分类处理,省市区三级代表联动发力,让收集到的民情民意“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近一个月来,全区代表累计通过‘民情民意联系点’收集意见建议192条,其中代表直接解答74件、街道和社区层面解决87件、协调政府职能部门解决22件、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9件。”汉阳区人大代工委主任张梦君说。
  在张梦君看来,基层一线公开身份倒逼人大代表作用发挥,使代表履职由“软任务”变为“硬指标”,代表“干好干坏”“干多干少”选民群众说了算。
  “为民代言不失声,倾听民意不下线,反映民声不延时。我现在理解了‘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这句话的含义。”何国华说。
  如今,何国华已与刘思桥结成了好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