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5月2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井盖吃人”悲剧何时不再重演
· 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注入新活力
· 有事扫一扫 代表“码”上见
· 发挥数据基础性资源作用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杭州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注入新活力

( 2022-05-2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陈东升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吴    攸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近日,沉稳洪亮的宣誓词回荡在浙江省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会场,新选举产生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火林、市人民政府市长刘忻、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一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宏伟先后进行宪法宣誓。
  2021年12月30日,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杭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是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和《浙江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并结合杭州实际作出的。
  李火林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2015年,《浙江省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办法》实施后,杭州市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为推动宪法宣誓制度更全面、更规范、更有效地实施,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出台《决定》,通过加强规范、强化监督、注重宣传、守护红色法治根脉等一系列努力,利用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等阵地,牢牢把握筹备建设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的机会,让全市国家工作人员接受宪法洗礼,在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上成为模范、当好表率,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增强宪法意识
  1月4日是今年第一个工作日。凛冽寒风中,杭州市钱塘区人民政府举行新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钱塘区政府新任命的22名国家工作人员,新区管委会新聘任、新委任的13名工作人员在领誓人带领下,列队站立,右手举拳,面向国旗国徽庄严宣誓。
  作为杭州最年轻的行政区,钱塘区从滩涂垦区变为工业园区,再变为城市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法治力量不可忽视。
  钱塘区委副书记、区长沈燕俊是此次宣誓活动的领誓人,他认为这样的宣誓仪式是一种契机,能够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使国家工作人员更好地依法履职、以责履誓、以行践诺,为钱塘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逐梦奔跑、建功立业。
  无论是国家宪法日的活动组成部分,还是新设立法院、法庭的起跑一步,抑或新就任领导、新任命审判人员、新进人员的必经流程,宪法宣誓已成为杭州法院多年来的惯常操作。
  对于杭法人来说,宪法宣誓的誓词很短,印在纸上薄薄一页;但誓词又很重,字字千钧,需要他们用一生的精力、一生的时间去践行。
  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监察司法工委主任江成器向记者介绍,为了强化监督力求实效,《决定》要求负责组织宪法宣誓仪式的机关对宣誓具体事项作出规定,还要求市“一府一委两院”每年在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时,将宪法宣誓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书面报告情况。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应当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以及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数字化系统等形式进行监督,推动宪法宣誓制度的有效落实。
  在过去5年里,杭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共722人次进行了宪法宣誓。
掀起学法热潮
  西子湖畔,北山街84号,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吸引游人、学子、外国朋友、国家工作人员驻足于此,在宪法诞生与发展的历史长廊里汲取法治力量。
  “不打烊”网上陈列馆、定期举办法治大讲堂、每年更新的宪法宣传使者活动、宪法主题征文,陈列馆不断保护性挖掘史料、创新法治教育活动形式,以自身独特的阵地作用,为法治杭州建设贡献力量。
  普法进校园、医院、军队、园区、农家小院,在地铁、公交、自行车棚,用普法宣传单、普法周边、普法集市、普法晚会、普法动画,从特定人群到公共场所,从时间节点到常态轮播,杭州普法力量从宪法出发,不断传递着法治力量。
  3月30日,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市局任命干部就职宪法宣誓仪式,32名处级领导干部依法进行了宪法宣誓,这是杭州市场监管部门首次举行干部就职宪法宣誓仪式。
  作为监誓人,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范建军在仪式上要求大家要严格依法履职,牢固树立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尊严和权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市场监管工作的全过程,做遵守、维护宪法的模范。
  2021年以来,为了将领导干部学法落到实处,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领导干部学法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年度计划,抓好市场监管领域重点和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先后组织反食品浪费法等专题学法活动4次,共举办知识产权、标准化、广告、药械化等市场监管法规政策专业培训班10余期,受训3000余人次。
誓言化作行动
  如果说宪法宣誓誓词是对宣誓的国家工作人员的一次精神洗礼,是国家工作人员向国家、向全体人民的信用承诺,普通市民、企业守信,也是落实宪法、建设法治社会的目标,近些年,杭州市一直在宣传、鼓励守信的重要性。
  印有“诚促共富,信护平安”的蓝色诚信巴士作为28路公交车辆的一员,行驶在火车东站和植物园之间,往来乘客在其中体悟着信用的重要。杭州是国家首批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城市之一,杭州市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吴飞告诉记者,社会信用主管部门、社会信用相关单位在法定权限内,可以给予市场主体一定的优惠、便利措施。这样的便利措施在杭州已有多个应用场景,比如“政策”秒兑付,就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引领,以信用承诺为背书,在线信用兑付。
  在2021年国家宪法日杭州市检察院举行的集体宣誓活动中,拱墅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冯晓音重温了宪法誓词,再次许下庄严承诺,心中感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何把誓言化作行动,拱墅检察用公益诉讼守护大运河的行动诠释。
  作为全省唯一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拱墅检察先后建成办案远程指挥中心、快速检测实验室、研发数字监督云平台对接市、区运河数字平台,以科技助力法治守护更智能、更全面。法治力量在于实践,针对沿河固废倾倒、水质不合标、文物遗迹保护不当等问题,拱墅检察向行政机关发出公益诉讼检察建议13份,发现整改问题102个,督促全区完成行政执法329次,助推依法行政,以法治力量守护大运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