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专业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社会化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智能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不断提升基层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培育专业人才 打造基层治理特色品牌 据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海区坚持以专业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连续多年举办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比赛,积极培育市域社会治理专业化人才。同时,通过专业化基础研究把脉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 3月31日,第十一届南海区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征集活动启动,这是该区连续11年举办社会治理创新大赛。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持续支持、引导、撬动部门、镇(街道)和社会力量,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效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奖励250余个创新项目。此外,南海区还在各镇(街道)设立社会治理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区镇两级每年投入6000余万元,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契合点,共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自2017年起,南海区连续4年举办“社研与社联”主题调研大赛,积极培育社区治理的研究型人才,汇聚各方力量,蹲点社区、扎根基层开展深度研究。据统计,该项比赛已累计吸引140余个申报主体,500余名参赛者共撰写具有借鉴意义的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90余份。 多方协同发力 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南海区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媒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积极探索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努力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2021年5月,南海区举行“创建熟人社区”现场推进会。会上发布《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解决基层治理面临的情感归属无依、家园认同缺失、公共精神难聚等问题。 实践中,南海区推动区域化党建网格与社区自治网格融合共生,引导社工、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纠纷”的基层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楼长、巷长、街长4300余名,解决社区问题7000余个,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000余件,开展社区活动1万余场次,带动居民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达8000人次。 从不愿社交到走出家门,再到积极投身社区各项志愿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负责“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助力居民社团成长。同时,先后成立书画协会、太极爱好者协会、舞蹈协会,兴趣爱好相同的居民在社区引导下聚在一起,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在桂城街道支持下,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桂城派出所进一步升级“熟人社区”模式,推出“1+3”线上线下多元调解机制,实现公安、社区、司法、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在中汇警务室,社区民警创建“微信接待室”工作群,群众遇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可及时在工作群沟通,公安、社区、司法、民政等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启动联调联处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此外,桂城派出所还在警务室设置接待点,实现化解矛盾不延时、便民服务不打烊。 坚持数字赋能 让城市治理“耳聪目明” 2021年,南海区在全区上线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全力推进“一网统管”建设,让城市治理更加“耳聪目明”。 南海区广泛整合各类非警务事件,设立超级工单中心,融合市长直通车、区长直通车、网格化平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台、网络舆情等业务系统数据。截至目前,已接入10个业务线口数据,汇聚企业和群众咨询诉求工单量超过10万件。 此外,该区还落实区领导挂点轮值制度和交办制度,目前已有13位区领导参与轮值,对8件重点工单作出批示。同时,制定社会治理否决权工作指引,坚决杜绝“踢皮球”和“回旋镖”现象。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南海区打破“信息孤岛”,统一巡查终端和工单流转平台,初步实现“一个终端巡查上报、一个平台流转办理”。2021年11月,在第十四届“金音奖”中国最佳客户联络中心及卓越客服体验评选颁奖典礼与国际峰会上,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获得2021年“金音奖——中国政务服务热线奖”。 据统计,巡查终端统一后,南海区累计减少重复巡查任务数达18.5万个,巡查员负担减轻约10%,村居社会治理综合工作负担减轻约7%。“一个平台流转办理”模式下,区职能部门、镇(街道)、村居工单流转效能提升约33%。平台上线至今,集体投诉事件同比减少26.67%,“踢皮球”事件同比减少74.82%,群众满意率同比提升6.79%。 “接下来,南海区将从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持续打造社会动员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南海城市竞争力。”南海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 曾大进 陈曾悦
|
|
佛山南海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城市竞争力
|
|
|
|
( 2022-04-2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2021年9月29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湖社区尚观嘉园小区召开第三季度楼长议事会。 |
|
近年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专业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以社会化激发基层治理活力,以智能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不断提升基层政府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培育专业人才 打造基层治理特色品牌 据南海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南海区坚持以专业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连续多年举办社会治理领域相关比赛,积极培育市域社会治理专业化人才。同时,通过专业化基础研究把脉社会治理,着力打造具有南海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 3月31日,第十一届南海区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征集活动启动,这是该区连续11年举办社会治理创新大赛。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专项资金杠杆作用,持续支持、引导、撬动部门、镇(街道)和社会力量,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效解决社会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奖励250余个创新项目。此外,南海区还在各镇(街道)设立社会治理创新专项奖励资金,区镇两级每年投入6000余万元,推动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契合点,共同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自2017年起,南海区连续4年举办“社研与社联”主题调研大赛,积极培育社区治理的研究型人才,汇聚各方力量,蹲点社区、扎根基层开展深度研究。据统计,该项比赛已累计吸引140余个申报主体,500余名参赛者共撰写具有借鉴意义的基层社会治理调研报告90余份。 多方协同发力 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近年来,南海区充分发挥企业、高校、媒体、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积极探索社会治理难题破解之道,努力画好社会治理同心圆。 2021年5月,南海区举行“创建熟人社区”现场推进会。会上发布《南海区创建“熟人社区”三年行动计划》,致力于解决基层治理面临的情感归属无依、家园认同缺失、公共精神难聚等问题。 实践中,南海区推动区域化党建网格与社区自治网格融合共生,引导社工、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主动参与基层治理,着力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解纠纷”的基层治理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楼长、巷长、街长4300余名,解决社区问题7000余个,化解邻里矛盾纠纷3000余件,开展社区活动1万余场次,带动居民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达8000人次。 从不愿社交到走出家门,再到积极投身社区各项志愿服务……在这一过程中,社区负责“穿针引线”、搭建平台,助力居民社团成长。同时,先后成立书画协会、太极爱好者协会、舞蹈协会,兴趣爱好相同的居民在社区引导下聚在一起,邻里关系越来越融洽,对社区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在桂城街道支持下,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桂城派出所进一步升级“熟人社区”模式,推出“1+3”线上线下多元调解机制,实现公安、社区、司法、社会力量协同发力。在中汇警务室,社区民警创建“微信接待室”工作群,群众遇到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可及时在工作群沟通,公安、社区、司法、民政等部门会在第一时间启动联调联处机制,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此外,桂城派出所还在警务室设置接待点,实现化解矛盾不延时、便民服务不打烊。 坚持数字赋能 让城市治理“耳聪目明” 2021年,南海区在全区上线智慧城市运行平台,全力推进“一网统管”建设,让城市治理更加“耳聪目明”。 南海区广泛整合各类非警务事件,设立超级工单中心,融合市长直通车、区长直通车、网格化平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平台、网络舆情等业务系统数据。截至目前,已接入10个业务线口数据,汇聚企业和群众咨询诉求工单量超过10万件。 此外,该区还落实区领导挂点轮值制度和交办制度,目前已有13位区领导参与轮值,对8件重点工单作出批示。同时,制定社会治理否决权工作指引,坚决杜绝“踢皮球”和“回旋镖”现象。 为更好地服务民生,南海区打破“信息孤岛”,统一巡查终端和工单流转平台,初步实现“一个终端巡查上报、一个平台流转办理”。2021年11月,在第十四届“金音奖”中国最佳客户联络中心及卓越客服体验评选颁奖典礼与国际峰会上,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获得2021年“金音奖——中国政务服务热线奖”。 据统计,巡查终端统一后,南海区累计减少重复巡查任务数达18.5万个,巡查员负担减轻约10%,村居社会治理综合工作负担减轻约7%。“一个平台流转办理”模式下,区职能部门、镇(街道)、村居工单流转效能提升约33%。平台上线至今,集体投诉事件同比减少26.67%,“踢皮球”事件同比减少74.82%,群众满意率同比提升6.79%。 “接下来,南海区将从构建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持续打造社会动员体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圈’‘群众自治圈’‘社会共治圈’,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增强南海城市竞争力。”南海区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 曾大进 陈曾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