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4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美妙山野无字书
· 点梨花
· 布谷声中雨满犁
· 春光不可负
· 前进
· 清香
· 文有第一
· 城市的味道
· 七律·忆苏轼
· 冲锋号响了

文有第一

( 2022-04-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王乾荣
  
  张三和李四拳击,张三把李四打趴下,没话说,张三就是裁判拉着他的手高举的那一个。余秀华和海子各作一首诗拿来比赛,即使通过评委投票余秀华票数超过了海子,很多人也不认为余秀华占上风。这就是俗话说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然而“文”真有“第一”呢。唐朝诗仙李白曾游黄鹤楼,登斯楼也,但见长江奔腾风光壮丽,一时诗兴大发,正欲喷薄而出作诗之时,忽然看到旁边有崔颢的一首题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云云。李白顿时蔫了,甘拜下风,诗情跑爪洼国去了,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时人于是以崔颢《黄鹤楼》为唐诗第一名,但仍有人不服——人各有好嘛,不服正常。
  然而当今大数据,还是为崔颢实锤“正名”了。中南民族大学教授王兆鹏先生作文《当唐诗宋词遇上大数据:古典文学也可以如此现代》,说他们团队有一部著作《唐诗排行榜》,运用大数据统计学方法得出了一份唐诗前100名排行榜,占据榜首者,乃是崔颢的《黄鹤楼》。
  是不是仍有人“不服”呢?有,没啥。王兆鹏他们用数据说话。仔细读王兆鹏这本书即知,他们主要是还原文学评价的历史情境,哪首诗被历代文人最多地提起、引用、编入选本,都是有案可稽、有据可查的。排行榜是用数据得出结论。它不是对一首诗的价值评判,而是对一首诗影响力的评估。
  王兆鹏进一步认识到:诗,不一定只是供纸面诵读的,还可以运用大数据,走进历史场景之中,还原当时的文学图景,进行一场读诗方式的创新。他说:“名诗是一棵棵树,而还原历史,则是重现那片森林。”森林中哪棵树长得最高最大,是可以丈量的,其枝繁叶茂之状,也是可以用数据表达的。
  他们用大数据得出结论,历来唐诗的“李杜”之说、宋词的“苏辛”之说,似乎李优于杜、苏胜于辛,其实根据综合影响指数,反而是杜甫高于李白、辛弃疾强于苏轼。最令人意外的是,宋朝最受人追捧的词作家不是苏轼或辛弃疾,却是周邦彦,这倒符合近人王国维的观点,他说周邦彦是“词中老杜”,即“词中杜甫”。我个人爱读李杜和苏辛,读周邦彦挺少,真是惭愧。
  大数据与文学史家和文学爱好者,很多时候是相契的,比如据统计,宋明以来崔颢的《黄鹤楼》和苏轼的《赤壁怀古》影响指数高涨,分别在5.5万首唐诗和2.1万首宋词中拔得头筹。这有点不可思议,然而正说明真正出类拔萃的名家名篇,既得到专家和读者的一致认同和狂热追捧,也被大数据稳稳地背书。尽管,所谓“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犹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首《黄鹤楼》,然而大多读者的目光,还是会聚焦到最典型的那个“哈姆雷特”身上,并一致为之竖大拇指。这就是文艺欣赏中客观差异性和主观一致性的统一。
  近段时期,鲁迅成为最具争议的中国现代作家,一些人极力贬损他。但是让鲁迅走进大数据,我相信,无论从思想的先锋和深度、从知识的广博、从对中国社会痼疾的揭橥、从奇巧幽默的文笔、从为中国现代文学画廊贡献的典型人物、从平民视角,还是从影响力等方面统计,是任何人都比不过鲁迅的。
  结论:文有第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