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申东 本报通讯员 任建国 文/图
一条铁路线,一个警务区民警,30年如一日的坚守,民警谢明奎用脚步丈量着线路安全,也丈量着心中的信念。 这里是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的贺兰山腹地,这里有一条被称为“太西煤走廊”的铁路线,每年千万吨的优质太西煤,就是从这里运出大山,运向全国,是宁夏最重要的煤炭运输线。银川铁路公安处大武口车站派出所呼鲁斯太警务区民警谢明奎,就是这段线路的守护者。2月8日,《法治日报》记者有幸跟随谢明奎体验了一下巡线护路过程。 早上8点,顶着凛冽的寒风,谢明奎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巡线。呼鲁斯太警务区管辖的线路有63公里,横跨宁夏、内蒙古两地,线路两侧山大沟深,矿区、牧区连绵。开矿炸山,山石会崩上线路;放牧牲畜,牲畜会撞破护网。所以哪一段线路巡视不到,谢明奎都不放心。路过结冰的山水沟、山石嶙峋的乱石滩,摔上几跤,崴脚受伤是常有的事。谢明奎告诉记者,去年巡路过程中,他一脚踩下去,看似结实的冰面一下塌陷了,一条腿全都掉进了冰水里。他拔出腿,拧干水就继续巡线了。 10点多,谢明奎到了柳树沟车站,山里的寒风刺骨,记者浑身差不多冻透了,58岁的谢明奎鬓角也覆了一层白霜,都是一路大口呼气所致。 柳树沟车站因一段坡度为千分之二十一的铁路展线而闻名,这段坡道给拉满煤炭的列车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列车溜逸。而更令谢明奎担心的是,附近牧民家散养的马群、牛群、羊群,经常会游荡到铁路旁,一旦上了线路,运煤列车撞上就极有可能脱轨甚至颠覆。 这时,谢明奎远远看到一群马正向铁路靠近,赶紧一路小跑冲过去,把马群驱离。他认出这是牧民王庭俊家的马群,就拐到王庭俊家,叮嘱他好好看管马匹。为了管好这些让人头疼的牲畜,谢明奎磨破了嘴皮子,磨穿了不知多少双鞋。牧群生病,他帮着联系兽医,托人买药;牧群走失,他忙着四处打听,奔走寻找。凭一副热心肠,让他成了牧民的朋友,他的话,牧民爱听。 返回警务区,已经是午后,他匆匆泡了盒自热饭,扒拉几口吃完,赶着上站台,迎接经过这里的唯一一趟绿皮小客车。呼鲁斯太车站没有客运业务,旅客都是上车补票。平时的安全检查,都落在谢明奎一个人身上。春节过完正是返程高峰,谢明奎只能一件件行李检查,查验里面是否夹带危险品。 呼鲁斯太是蒙语“芦苇生长的地方”,刚到这里时,这里的荒凉让生长在“天府之国”的谢明奎难以忍受。谢明奎告诉记者,日子久了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荒凉。巡线走上几公里遇不到一个人,就唱唱歌,跟自己说说话,没有人听到,但大山听到了。谢明奎知道,干任何事情,都得有股子热情。当过铁道兵的他,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修建铁路时,身边的许多战友都倒下了。他是铁路民警,替那些战友守护铁路的平安,是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30年,这63公里的煤炭大动脉,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治安原因引起的行车事故;30年,这条铁路承载着宁夏经济振兴的梦,越来越迸发活力。而谢明奎,把30年的心血都洒在了这条铁路线上。山里的风像刀子,在他脸上刻出道道皱纹;山里的日子像流水,把他的头发渐渐漂白。但是,只要行走在铁路线上,只要听到身边火车的轰鸣,他就又精神抖擞,浑身充满力量。
|
|
谢明奎:三十年守护六十三公里线路
|
|
|
|
( 2022-02-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身影 |
|
□ 本报记者 申东 本报通讯员 任建国 文/图
一条铁路线,一个警务区民警,30年如一日的坚守,民警谢明奎用脚步丈量着线路安全,也丈量着心中的信念。 这里是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处的贺兰山腹地,这里有一条被称为“太西煤走廊”的铁路线,每年千万吨的优质太西煤,就是从这里运出大山,运向全国,是宁夏最重要的煤炭运输线。银川铁路公安处大武口车站派出所呼鲁斯太警务区民警谢明奎,就是这段线路的守护者。2月8日,《法治日报》记者有幸跟随谢明奎体验了一下巡线护路过程。 早上8点,顶着凛冽的寒风,谢明奎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巡线。呼鲁斯太警务区管辖的线路有63公里,横跨宁夏、内蒙古两地,线路两侧山大沟深,矿区、牧区连绵。开矿炸山,山石会崩上线路;放牧牲畜,牲畜会撞破护网。所以哪一段线路巡视不到,谢明奎都不放心。路过结冰的山水沟、山石嶙峋的乱石滩,摔上几跤,崴脚受伤是常有的事。谢明奎告诉记者,去年巡路过程中,他一脚踩下去,看似结实的冰面一下塌陷了,一条腿全都掉进了冰水里。他拔出腿,拧干水就继续巡线了。 10点多,谢明奎到了柳树沟车站,山里的寒风刺骨,记者浑身差不多冻透了,58岁的谢明奎鬓角也覆了一层白霜,都是一路大口呼气所致。 柳树沟车站因一段坡度为千分之二十一的铁路展线而闻名,这段坡道给拉满煤炭的列车造成了不小的麻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列车溜逸。而更令谢明奎担心的是,附近牧民家散养的马群、牛群、羊群,经常会游荡到铁路旁,一旦上了线路,运煤列车撞上就极有可能脱轨甚至颠覆。 这时,谢明奎远远看到一群马正向铁路靠近,赶紧一路小跑冲过去,把马群驱离。他认出这是牧民王庭俊家的马群,就拐到王庭俊家,叮嘱他好好看管马匹。为了管好这些让人头疼的牲畜,谢明奎磨破了嘴皮子,磨穿了不知多少双鞋。牧群生病,他帮着联系兽医,托人买药;牧群走失,他忙着四处打听,奔走寻找。凭一副热心肠,让他成了牧民的朋友,他的话,牧民爱听。 返回警务区,已经是午后,他匆匆泡了盒自热饭,扒拉几口吃完,赶着上站台,迎接经过这里的唯一一趟绿皮小客车。呼鲁斯太车站没有客运业务,旅客都是上车补票。平时的安全检查,都落在谢明奎一个人身上。春节过完正是返程高峰,谢明奎只能一件件行李检查,查验里面是否夹带危险品。 呼鲁斯太是蒙语“芦苇生长的地方”,刚到这里时,这里的荒凉让生长在“天府之国”的谢明奎难以忍受。谢明奎告诉记者,日子久了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荒凉。巡线走上几公里遇不到一个人,就唱唱歌,跟自己说说话,没有人听到,但大山听到了。谢明奎知道,干任何事情,都得有股子热情。当过铁道兵的他,对铁路有着特殊的感情。当年修建铁路时,身边的许多战友都倒下了。他是铁路民警,替那些战友守护铁路的平安,是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30年,这63公里的煤炭大动脉,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治安原因引起的行车事故;30年,这条铁路承载着宁夏经济振兴的梦,越来越迸发活力。而谢明奎,把30年的心血都洒在了这条铁路线上。山里的风像刀子,在他脸上刻出道道皱纹;山里的日子像流水,把他的头发渐渐漂白。但是,只要行走在铁路线上,只要听到身边火车的轰鸣,他就又精神抖擞,浑身充满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