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丰台法院抓前端治未病化解医患矛盾
· 龙泉街道创建“动态无毒社区”
· 镇安激活社会治理微细胞
· 松原交警创新道交管理模式
· 合肥高新区“智慧平安”一路到家
· 披上“福利”外衣打广告
· 自动续费乱象
· 柯桥提升侵财犯罪打击质效
· 假客服的套路
· 云南高质量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披上“福利”外衣打广告

( 2021-11-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扫码领红包”“扫码抽手机”……你的快递单上是否有这些字样?近日,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被套路了,扫码后往往是“抽奖大转盘”“砸金蛋”,奖品都是借贷、理财等广告。
依法予以规制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这种“扫码领红包”“扫码抽手机”行为显然对消费者造成了误导,如果是诱导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如果是诱导消费者填写个人信息,同样涉嫌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的权利。相关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规制。
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杨青烨
强化治理监督
  对这种新型、隐蔽、侵害消费者利益的广告形式,要加强监管,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同时,相关部门应对设置“扫码广告”的商家依法依规进行约谈、查处、责令整改、曝光问题、发布消费警示等,通过强化治理监督,促使违规商家不敢做、不再做。
安徽省芜湖市公安局镜湖分局 张红
二维码别乱扫
  面对免费领取礼品、搞抽奖等的二维码,大家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随意乱扫二维码,尤其是一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同时要提高警惕,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防止被他人趁机盗取身份信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总之,二维码别乱扫,扫码需谨慎。
浙江省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分局 何文斌
讲究诚信透明
  快递单是快递公司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协议合同”,契约精神不能丢。“扫码广告”其实就是企业和商家在透支社会诚信,企业和商家要转变观念,诚信、守法经营,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不要自砸招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公安局 陈玉龙
引导先于惩治
  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辨析不同商业模式背后利益,把道德的归于道德,市场的回归市场,对广告发布行为进行合理引导,严把“恶意违背商业道德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标准,对侵权行为加以惩治。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曹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