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社会治理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执行+慈善”消解困难当事人“近忧远虑”
· 电动自行车如何“行稳致远”
· 上海2000余名“快递小哥”成平安守护者
· 图片新闻
· 南溪法院把庭审搬到农家院坝
· 芜湖信访巧用公开听证解民忧

南溪法院把庭审搬到农家院坝

( 2021-11-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社会治理
  □ 本报记者 杨傲多

  “‘一镇一法官’拉近了法院与乡镇、老百姓之间的距离,为老百姓提供了便捷的司法服务,特别是通过巡回审判、以案释法等方式能对老百姓起到良好的普法教育和法治宣传效果,有力地促进法治乡村建设。”10月2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仙临镇“一镇一法官”工作室,南溪区人大代表舒平对《法治日报》记者说。
  今年4月,南溪区人民法院建立起“一镇一法官”工作机制,选派11名具有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定点联系辖区内各镇街和两个工业园区,主动承担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法律参考、延伸诉讼服务、开展法治宣传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作为仙临镇的“专属法官”,邓国平每周都要定期前往仙临镇“一镇一法官”工作室或当地村庄,在“家门口”化解老百姓的矛盾纠纷。今年6月,邓国平就在农家院坝里,公开审理了一起因水污染引起的侵权纠纷,40余名村民参加了旁听。
  去年9月,仙临镇龙川村村民冯某发现养殖的鱼陆续出现死亡情况,冯某认为是尹某在种植竹荪过程中堆放的有机肥产生的污水流入鱼塘所致,于是向尹某主张赔偿。由于多方协调处理未果,冯某便向南溪区法院提起诉讼。邓国平既是该案的承办法官,也是仙临镇的“专属法官”,考虑到案件系农村相邻关系引起的侵权纠纷,且养殖鱼塘在农村也较为普遍,便依托“一镇一法官”制度,与事发地仙临镇的镇村干部联系,决定将庭审搬到农家院坝。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对案件事实存在较大争议,情绪也较为激动,邓国平耐心询问双方意见,缓和当事人情绪,并对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解释说明,引导庭审有序进行。
  “没想到在自己家门口也可以处理纠纷,法官到我们家来开庭,不仅给我们讲法律,还给我们讲道理。我感受到了法官处处为群众着想的良苦用心,也感受到了法院处理矛盾纠纷的公平、公开、公正。我的案件在法官的处理下,得到了公正高效的化解,我很满意。”冯某感叹道。
  庭审结束后,邓国平还就地为村民开展了一场以环境资源保护为主题的普法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等方式,让群众了解更多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引导群众关注环境、绿色生产,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达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基层法官要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在案件判决、矛盾纠纷处理中,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邓国平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