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法调研
|
|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穿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蕴含着鲜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 第一,突出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党自诞生之日起,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取得四个伟大成就的百年党史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先进政党,必须要有一个党心所向的核心。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并写入党章,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一定能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二,彰显时代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从国内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斗争,从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贯穿人民性。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回顾百年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共产党始终“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 新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初心永不褪色,使命历久弥新。 第四,蕴含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几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 第五,永葆先进性。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建党精神进行深刻诠释,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阐明传承这一伟大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六,昭示使命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经过8年持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但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铭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
|
牢记初心使命创造新的辉煌
|
|
|
|
( 2021-07-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调研 |
|
|
张冬云
安徽省委政法委委员、省民政厅厅长
|
|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在、未来,贯穿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蕴含着鲜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内涵。 第一,突出政治性。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回顾了党自诞生之日起,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取得四个伟大成就的百年党史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必须要有一个先进政党,必须要有一个党心所向的核心。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并写入党章,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一定能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第二,彰显时代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从国内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产品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我们党如何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斗争,从而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这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三,贯穿人民性。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回顾百年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共产党始终“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最鲜明的特点。 新的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之中,初心永不褪色,使命历久弥新。 第四,蕴含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回顾百年党史,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几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伟大理论;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伟大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伟大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穿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 第五,永葆先进性。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只有50多名党员的政党,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对建党精神进行深刻诠释,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深入阐明传承这一伟大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引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落实,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六,昭示使命性。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努力下,这个目标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经过8年持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这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但绝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铭记党的性质宗旨,牢记党的初心使命,不懈奋斗,永远奋斗,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