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广角 |
9 |
7/9 |
6
|
7
|
8
|
>
|
>| |
|
|
PDF版 |
 |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郭紫阳
“话说那气温已降到零下30摄氏度,志愿军趴卧冰天雪地,3天不动……”近日,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曲麻莱中队指导员李绪来为官兵说了一段自创评书《冰血长津湖》,他情感饱满、抑扬顿挫,讲到动情处,不少官兵潸然泪下。 这是武警青海总队积极探索全新教育理念、运行模式和方式方法,让原本相对枯燥的党史变得有趣味、有温度。用武警青海总队政委路光永的话说:“唯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才能活起来。” 文艺作品讲党史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同一段党史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官兵,效果上有很大差别。“不管是什么内容,演出来更受官兵欢迎。”武警西宁支队执勤一中队指导员王毅杰说。 鉴于此,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组织力量编排创作,将英雄人物、党史故事通过情景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把文艺舞台打造成教育平台,在艺术熏陶中实现教育目的。同时,他们还鼓励基层单位自主灵活创作。 “我们用文艺作品把党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马帅说。 一大批作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演出演播后,深受官兵喜爱。 用文艺作品讲述党史故事可能会让严肃的党史戏剧化,让党史学习教育娱乐化。针对这种情况,武警青海总队及时出台相关规定:总队邀请地方党史专家对作品进行严格把关,各支队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对其所属单位创作的作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尊重史实、教化为先。 寓教于乐学党史 “要是学党史像打篮球一样有趣,那我肯定冲在前。”武警青海总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结束后,武警海北支队警卫勤务中队新兵熊国炯的一句话,引起了指导员杜鑫楠的注意。 “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战士们快乐地学党史、爱上学党史。”杜鑫楠根据中队官兵的兴趣爱好,将党史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设计出“投篮答题”“党史快问快答”“红歌接力赛”等别出心裁的娱乐学习方式。 很快,这个中队的做法便在武警青海总队火起来,很多单位还充分发挥官兵才智,用官兵喜爱的形式给党史学习教育增添趣味。 一个周末,武警黄南支队泽库中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套圈活动。他们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机摆开,每个瓶子下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给大家讲讲延安整风运动”“请列举5位参加过长征的将领”等,引起官兵的浓厚兴趣。 “当时套住了一个党史知识却答不上来,感到非常羞愧,当晚就恶补了相关内容。”上士万方荣说,这种方式充分激发了学习动力。 “青年官兵脑子快、思维活,喜欢追逐新潮,把党史学习教育嵌入到他们的娱乐活动中,能够引起战士共鸣。”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胡振廷说,为进一步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他们还利用强军网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开设了“FLASH动漫闯关”“新青蛙过河”等一系列趣味游戏,设置线上打卡环节和龙虎榜,鼓励官兵参与答题积分上榜,有效调动了官兵的积极性。 官兵家乡话党史 “战友们,这里是铁道游击队战斗英雄的家乡。”近日,正在休假的上士颜景超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现场为官兵讲述枣庄地下情报站建立、义和炭场开张、二打洋行等革命小故事,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友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铁道精神。 武警青海总队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尽管借助书籍、互联网等可以找到大量党史资料,但是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唯独相关内容涉及官兵自己家乡时,他们倍感自豪、热情高涨。 为此,他们积极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所属官兵来自五湖四海的优势,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讲堂”。让正在休假的官兵担任“红色讲解员”,学习了解自己家乡的党史文化,利用互联网视频连线的方式,在红色场馆、革命遗址等地现场讲述党史故事。 连线结束后,他们还将相关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作为数字资源上传到强军网,提供党史文化在线“体验式教育”;定期组织优质资源评比,把官兵普遍喜欢、打分高的视频置顶,并通过总队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推送;安排受欢迎的主讲人登上总队大课教育讲台,分享学党史的方法和感悟。 “把家乡和党史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官兵学习的积极性。”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王昌伟说,“红色讲堂”开设以来,在家休假的官兵非但没有觉得占用了他们的假期,反而兴致高昂纷纷报名开讲,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
让党史更有温度
|
武警青海总队创新形式搞活党史学习教育
|
|
|
( 2021-06-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军事广角 |
|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 本报通讯员 郭紫阳
“话说那气温已降到零下30摄氏度,志愿军趴卧冰天雪地,3天不动……”近日,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曲麻莱中队指导员李绪来为官兵说了一段自创评书《冰血长津湖》,他情感饱满、抑扬顿挫,讲到动情处,不少官兵潸然泪下。 这是武警青海总队积极探索全新教育理念、运行模式和方式方法,让原本相对枯燥的党史变得有趣味、有温度。用武警青海总队政委路光永的话说:“唯有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才能活起来。” 文艺作品讲党史 通过前期调研发现,同一段党史内容以不同形式呈现给官兵,效果上有很大差别。“不管是什么内容,演出来更受官兵欢迎。”武警西宁支队执勤一中队指导员王毅杰说。 鉴于此,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组织力量编排创作,将英雄人物、党史故事通过情景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展现,把文艺舞台打造成教育平台,在艺术熏陶中实现教育目的。同时,他们还鼓励基层单位自主灵活创作。 “我们用文艺作品把党史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感染力。”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宣传处干事马帅说。 一大批作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演出演播后,深受官兵喜爱。 用文艺作品讲述党史故事可能会让严肃的党史戏剧化,让党史学习教育娱乐化。针对这种情况,武警青海总队及时出台相关规定:总队邀请地方党史专家对作品进行严格把关,各支队级单位政治工作部门对其所属单位创作的作品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尊重史实、教化为先。 寓教于乐学党史 “要是学党史像打篮球一样有趣,那我肯定冲在前。”武警青海总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结束后,武警海北支队警卫勤务中队新兵熊国炯的一句话,引起了指导员杜鑫楠的注意。 “一定要想方设法让战士们快乐地学党史、爱上学党史。”杜鑫楠根据中队官兵的兴趣爱好,将党史相关内容融入其中,设计出“投篮答题”“党史快问快答”“红歌接力赛”等别出心裁的娱乐学习方式。 很快,这个中队的做法便在武警青海总队火起来,很多单位还充分发挥官兵才智,用官兵喜爱的形式给党史学习教育增添趣味。 一个周末,武警黄南支队泽库中队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套圈活动。他们把喝完的饮料瓶随机摆开,每个瓶子下压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给大家讲讲延安整风运动”“请列举5位参加过长征的将领”等,引起官兵的浓厚兴趣。 “当时套住了一个党史知识却答不上来,感到非常羞愧,当晚就恶补了相关内容。”上士万方荣说,这种方式充分激发了学习动力。 “青年官兵脑子快、思维活,喜欢追逐新潮,把党史学习教育嵌入到他们的娱乐活动中,能够引起战士共鸣。”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胡振廷说,为进一步发挥寓教于乐的功能,他们还利用强军网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开设了“FLASH动漫闯关”“新青蛙过河”等一系列趣味游戏,设置线上打卡环节和龙虎榜,鼓励官兵参与答题积分上榜,有效调动了官兵的积极性。 官兵家乡话党史 “战友们,这里是铁道游击队战斗英雄的家乡。”近日,正在休假的上士颜景超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在自己的家乡山东省枣庄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现场为官兵讲述枣庄地下情报站建立、义和炭场开张、二打洋行等革命小故事,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友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铁道精神。 武警青海总队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尽管借助书籍、互联网等可以找到大量党史资料,但是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唯独相关内容涉及官兵自己家乡时,他们倍感自豪、热情高涨。 为此,他们积极创新教育手段、拓展教育内容,充分发挥所属官兵来自五湖四海的优势,开设党史学习教育“红色讲堂”。让正在休假的官兵担任“红色讲解员”,学习了解自己家乡的党史文化,利用互联网视频连线的方式,在红色场馆、革命遗址等地现场讲述党史故事。 连线结束后,他们还将相关视频内容进行二次创作,作为数字资源上传到强军网,提供党史文化在线“体验式教育”;定期组织优质资源评比,把官兵普遍喜欢、打分高的视频置顶,并通过总队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进行推送;安排受欢迎的主讲人登上总队大课教育讲台,分享学党史的方法和感悟。 “把家乡和党史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官兵学习的积极性。”武警青海总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王昌伟说,“红色讲堂”开设以来,在家休假的官兵非但没有觉得占用了他们的假期,反而兴致高昂纷纷报名开讲,为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