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7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13 9/13 8 9 10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开创中国特色的案例法学
· 华政的故事(八十九)
· 水调歌头·七一巡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精要》
· 《家道颖颖之大考2020》

华政的故事(八十九)
——共和国法治建设的一个侧影

( 2021-04-2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图为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东大门实景图
  图为汇贤楼实景图(现为杨咏曼楼)
  □ 何勤华
  松江崛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学校园(五)
  在“集英楼”办公的还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以及传播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是于2002年在华政行政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学院拥有政治学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政治学理论、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安全管理和公共管理硕士(MPA)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本科层面拥有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和政治学与行政学4个专业。传播学院是2017年5月由人文学院更名而来,而人文学院是在原基础部(包括语文、逻辑和新闻等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设有新闻学(法制新闻方向)、汉语言文学(法商文秘方向)和文化产业管理3个本科专业,承担全校语文、逻辑、艺术等人文素质类公选课教育重任。
  而由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和社会发展学院等入驻的大楼被命名为“汇贤楼”,表示天下英才会集一堂的含义。
  经济法学院是由华政1979年复校时的经济法教研室以及1985年建立的经济法系发展而来,2003年改为经济法学院。目前已成为上海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法律人才的培养基地。
  国际法学院是在1985年建立的国际法系的基础上于2003年建立的。1998年,国际法专业获得博士授权资格,成为华东地区第一个法学博士点。学院现拥有国际法研究中心、WTO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社会发展学院的基础是华政1979年复校时的宪法教研室中的社会学教学组,之后成立社会学专业,并于2003年重新组建社会学系,2009年扩建为社会发展学院。学院下设社会学、社会工作和社会管理3个本科专业,拥有社会管理硕士学位点,并且招收法律社会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学院内设社会学理论、社会学方法、社会工作、法律社会学、社会管理和社会法6个教研室以及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所、法社会学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所、专业图书室、综合实验室和心理访谈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除了崇法楼、尚杰楼、集英楼和汇贤楼等主要由各二级学院入驻的大楼外,还有一些无法起学名、只能以其功能来命名的大楼,如学生食堂等。其中以河西食堂和留学生公寓最为典型。河西食堂宽敞、明亮,中间铺的是实木地板,这在全国学生食堂中并不多见。此外,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艺术生活,特意在地板上摆放了钢琴供大家弹奏,陶冶情操。在河西食堂的楼上,有各种不同风味的小吃以及清真食品等,以满足不同民族学生的需求。
  留学生公寓在松江校区的基本建设中,是较晚完成的一幢大型建筑,其设计图纸也曾数易其稿(后文有详述)。现在呈现给世人的建筑同样带有华政新老校区的建筑元素,非常壮观。2021年1月,在上海市领导的支持下,华政松江校区又有3幢大楼获得立项、开工建设,从其设计图纸可以看出,这3幢大楼都富有灵气,美不胜收。
  介绍完学校的主要建筑,让我们回到华政松江校区的核心地带:华政松江校区正门东大门。站在东大门,向西面观望,看到的便是华政松江校区的精华,也是美轮美奂的校园入口。左边是“明德楼”,右边是“明镜楼”,中间是有着尖顶钟塔的“明珠楼”,再往里是“明法楼”。
  在华政松江校区里还有一些校友捐赠的树木、巨石和雕塑等,有1983级校友于入学30周年时捐赠的近代启蒙家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年)的铜像,位于“明镜楼”与800人报告厅之间。1985级校友于毕业20周年之际,捐赠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卢梭(Rousseau,1712-1778年)的塑像以及巨石“缘法而行”,坐落于“明法楼”前东南侧的草坪上。2004级法史博士李求轶律师捐赠的中国近代修律变法大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1840-1913年)的铜像以及由1982级、1984级、1986级校友捐赠的各种名贵树木。
  这些树木、巨石和雕塑给华政松江校园增添了风采,注入了灵气。

  附记:文章《松江崛起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大学校园(一至五)》的撰写,在图片和文字上得到了华政党委宣传部、党校办和对外联络部以及相关二级学院的领导,如龚怡、曲玉梁、王栩叶、顾盈颖和陈赛金等人的帮助,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华政的故事(八十八)》详见《法治日报》2021年4月20日9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