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3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守法普法
13 7/13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护一江清水 共促生态文明
· 民法典进社区
· 将学法考法“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 对定制家具不满意,可以要求退货吗
· 股东未履行清算义务 可能面临多方索赔

江苏南通“立体式”普法筑牢长江大保护法治根基
法护一江清水共促生态文明

( 2021-03-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守法普法
  □ 本报记者      丁国锋
□ 本报通讯员  吉宏莉

  “我原先是渔民,退渔上岸后,成为一名长江沿岸垃圾清洁员兼护渔队员。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们要更加遵守法律规定,不能往江面随意扔垃圾,不要随意采砂、随意捕捞,共同保护好母亲河。”3月1日,在长航公安南通分局警备码头,护江普法志愿者费长中在长江保护法集中宣传启动仪式上,发出这样的倡议。
  江苏南通地处长江入海口,拥有166公里长江干流岸线。中央就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方针后,南通市积极响应中央决策,构建了长江大保护普法依法治理体系,以“使命必达”的责任感筑牢长江大保护法治根基,努力跑好长江大保护的“最后一棒”。
  其中近期举办的系列活动包括发布长江保护普法动漫形象江小豚、发布长江大保护典型案例、向长江保护普法志愿者授旗等,将长江保护法的集中宣传引向高潮……
打好法治宣传“主动仗”
  结合具体案例将长江大保护的法律道理讲深讲透,将执法司法过程变为普法释法过程,已经成为深化长江保护普法的常规动作。
  “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孙某、吉某夫妇违反保护水产资源法规,在长江水域使用禁用的工具捕捞水产品500公斤以上,情节严重,其行为均构成非法捕捞水产品罪,两被告人采取增殖放流修复生态环境,退出违法所得可酌情从轻处罚……”如皋市人民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公开巡回审理两起非法捕捞案件,近期在海门区三厂镇青龙港村村委会举行的涉渔集中巡回审判首日当庭作出一审判决。
  当天的巡回审判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三厂街道机关代表、当地餐饮经营业主代表、村民及渔民代表等近200人旁听了整个庭审,现场感受破坏长江违法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后果,大家都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自南通市启动“十年禁渔——非法捕捞案件沿江巡回审判”活动以来,通过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教育引导作用,精心挑选沿江村居、码头、农贸市场等场所,以沿江群众为主体,制作宣传海报、进行庭审普法、强化以案释法,做到每日一报、每案必宣、全程报道,有效扩大了“办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2019年,南通市委依治办、市法宣办、长航公安等12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服务保障长江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长江大保护职能部门压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加强横向联动、纵向衔接,创新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普法工作,为长江大保护提供更有力的法治保障。
  这一《意见》的出台实施,搭配“硬核”推进的“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让长江大保护的普法圈更广、向心力更强。
  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实施前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市委依治办、市法宣办、市法学会相继牵头举办不同层次的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座谈会,法院、检察院、公安等10余家部门聚心聚力聚智,共商打好新时代长江大保护整体战、主动战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南通市公安局、市司法局、长航公安南通分局迅速结成普法联动合作“朋友圈”,先后赴海奥船舶基地、2号锚地等船民集中区域发放宣传资料,宣讲长江保护典型案例;组织非法采砂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现身说法,邀请沿江退捕渔民、江上船民、餐饮业负责人、水产品经营业主等参加。线上线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立体式”普法的涓涓细流,正给予着长江更立体更周全更深入的法治保护。
奏响法治文化“创意曲”
  南通滨江环境发生“沧桑巨变”因何而来?很多生动故事诠释了其中秘密。
  总建筑面积9926平方米的南通环境教育馆坐落于毗邻长江的中央创新区环保公园内,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环境教育馆。“环保公园内空气清新,有空还能到环境教育馆里走走看看,学习环保知识。”家住中南世纪城的施先生经常带着家人到环保公园内散步。
  走进馆内发现,这里充分运用图文并茂的实物标本、艺术场景、多媒体等手法,让参观者不知不觉地融入生态文化氛围中。市民节假日徜徉于环保公园内,地球村广场、风能小广场、生态桥等场景,处处传递着环保理念,成为公众日常学习法律、休闲旅游的好去处,至今游览量达83万余人次。
  在如皋市长江镇建设的该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联动中心,内设的长江大保护法治教育馆法治气息浓厚,展陈设置着全球生态环境情况、长江大保护刑事打击、公益诉讼和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企业环境评价、保护长江互动承诺等8大板块内容,滚动播放着守护长江宣传片,将生硬的法治道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现在群众面前,有效提升了长江保护法治文化的供需对接度、精准供给度。
  让长江文化散发出浓郁法治韵味,打造高颜值的长江法治文化精品带,南通近年来抓住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契机,在沿江生态绿道、风光带中建教育基地、历史遗存与名人名址中融入法治元素……一批与城乡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长江沿线法治文化阵地不断涌现,以线连点、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南通沿江法治文化珍珠项链流光溢彩。
  “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南通市司法局副局长周昌元介绍说,将法治宣传融入特定环境,实施随处可见、随手可触的法治情境教育,更容易让市民在愉悦的参观、休闲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增强环保意识、法治意识。
  3月1日起,南通市万达广场、文峰城市广场、圆融广场等商业中心、便民服务中心、银行、学校等场所的共约1万余部户内外显示屏,滚动播放着长江保护宣传标语、原创法治动漫《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微视频《母亲河》等内容,形成万屏联动宣传态势,共同唱响新时代长江大保护的南通之歌。
融入基层治理“同心圆”
  “老李,生产中的垃圾必须按照程序处理好,可不能马虎呀!”南通中远海运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安全环境监督部经理兼沿江企业网格员张海峰在开会时强调。据了解,为推动沿江企业环境保护风险防范从“事后救济”向“事前预防”转变,南通市启动重点排污单位环保总监管理模式,由环保总监定期督促任职单位贯彻执行环保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将网格员和河湖长培养成“法律明白人”,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机制优势,把环境监管、长江保护工作向下延伸,发动网格员和河湖长主动参与网格内生活污水处理、畜禽粪污治理、河道垃圾清理等工作,主动开展船舶公司、港口、码头和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的环境保护法治宣讲,主动加强长江流域环境保护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做细做密做实基础单元的长江保护工作,7万余名网格员逐步成为群众心目中的“护江使者”。
  结合法治乡村建设,南通市还充分发挥乡村振兴示范村、治理有效类先进村创建以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的“杠杆效应”,以村居环境整治、化肥农药减量、垃圾倾倒分类等为重点,将长江保护要求纳入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引导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辛勤浇灌着“法护一江清水、共促生态文明”理念在群众内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今,南通市将长江大保护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民间河长”“五老人员”“中国好人”“江海普法名嘴”等社会力量纷纷加入长江环境监督“大本营”,参与环保宣传,开展环境维权,监督环境违法行为。发挥“乡风文明积分制”激励作用,制定保护长江的正向和负向行为清单,通过月度评议积分推动遵纪守法、绿色文明成为沿江群众的“日常标配”。
  将长江保护要求融进社区网格、融进美丽乡村建设、融入法治乡村创建、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正成为南通长江保护普法工作的一大特点。
  “用好基层前沿基础治理力量,扩大了普法队伍。”南通市司法局局长朱志强说,“将法治意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群众日常生活,让普法得以‘开花结果’,有利于增强全社会保护长江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切实站好保护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南通岗哨。”
制图/李晓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