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经纬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太感谢了!多亏有你,袁家村的治安真好!”视频中,一位游客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景区康庄老街边走边接电话,语气里满是感激。 镜头一转,画面中,一位温文尔雅的男士对着镜头说道:“我是王琪,袁家村的网格员。每天巡逻、盯人、看事、守平安,就是我的工作。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游得安心、玩得舒心,是我的目标。” 这段由咸阳市委政法委拍摄的新媒体作品《我是网格员》,记录着基层网格员的日常。 游客张先生看到视频,20天前在袁家村经历的事和当时自己如过山车般的心情起伏,瞬间又涌上心头。 10月2日13时25分,张先生和妻子廖女士匆匆赶到袁家村游客接待中心,焦急地求助:他们与6岁的孩子轩轩走散了。 假期游客激增,寻人刻不容缓。游客中心立即将信息转至袁家村网格管理处。网格员王琪迅速赶到,详细询问孩子的体貌特征,并收集照片与身份信息。 一场多方联动的寻人行动随即展开:游客中心启动全覆盖广播系统进行高频次播报;网格员在村内所有公共微信群发布信息;动员商户、工作人员留意线索;“袁家村景区网格员工作群”同步部署,分布在街区的网格员迅速展开巡逻。 广播声持续回荡,网格员穿梭于街巷,不少商户也主动加入寻人队伍。“看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在帮我们找孩子,真的非常感动。”张先生事后回忆。 13时42分,“袁家村景区网格员工作群”传来好消息:小吃街西口小卖部老板贺武发现一名与描述高度相似的孩子。“我刚出店门,就看到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玩玩具,和群里照片比对后,感觉就是走失的孩子,马上联系了网格员王琪。” 王琪一边通知游客中心陪同家长赶往现场,一边进一步核实孩子身份。确认无误后,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谢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见到孩子,张先生夫妇紧紧将他搂在怀里,泣不成声。 这样高效响应、多方协作的场景,是礼泉县推进“网格化+12345”“线下+线上”联动机制的一个缩影。 2025年以来,该县依托“数智咸阳”礼泉社会治理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构建“随手就办、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服务”转变。 据礼泉县网格中心主任张颖莉介绍,全县现有网格员3881名,其中专职740人、兼职3141人,活跃在3236个网格中。他们既是巡查员、宣传员,也是调解员、服务员,承担着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帮扶特殊群体等多项职责。 线下,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做到“随手就办”;难以现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平台,推动“未诉先办”。线上,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的诉求,由县网格中心联动村(社区)、镇(街道)和承办单位,实现“接诉即办”,形成闭环处理。 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10月20日,礼泉县12345平台共受理工单9858件,及时接收率达100%,办结率达98.56%,满意率达99.99%。全县网格员“随手办”事件5692件,“未诉先办”事件2589件。 “从袁家村18名网格员今年化解纠纷16起、排查隐患32处、找回失物7件的‘小成绩’,到全县依托网格体系构筑的‘大平安’,礼泉正以一个个网格‘小细胞’,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让‘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社区)、难事不出镇(街道)、服务不缺位’成为现实。”张颖莉说。 漫画/高岳

|
|
|
| 孩童景区走失,网格员17分钟寻回
|
|
|
|
|
|
| ( 2025-10-3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
|
|
□ 本报记者 孙立昊洋 马金顺
“太感谢了!多亏有你,袁家村的治安真好!”视频中,一位游客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袁家村景区康庄老街边走边接电话,语气里满是感激。 镜头一转,画面中,一位温文尔雅的男士对着镜头说道:“我是王琪,袁家村的网格员。每天巡逻、盯人、看事、守平安,就是我的工作。让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游得安心、玩得舒心,是我的目标。” 这段由咸阳市委政法委拍摄的新媒体作品《我是网格员》,记录着基层网格员的日常。 游客张先生看到视频,20天前在袁家村经历的事和当时自己如过山车般的心情起伏,瞬间又涌上心头。 10月2日13时25分,张先生和妻子廖女士匆匆赶到袁家村游客接待中心,焦急地求助:他们与6岁的孩子轩轩走散了。 假期游客激增,寻人刻不容缓。游客中心立即将信息转至袁家村网格管理处。网格员王琪迅速赶到,详细询问孩子的体貌特征,并收集照片与身份信息。 一场多方联动的寻人行动随即展开:游客中心启动全覆盖广播系统进行高频次播报;网格员在村内所有公共微信群发布信息;动员商户、工作人员留意线索;“袁家村景区网格员工作群”同步部署,分布在街区的网格员迅速展开巡逻。 广播声持续回荡,网格员穿梭于街巷,不少商户也主动加入寻人队伍。“看到这么多素不相识的人都在帮我们找孩子,真的非常感动。”张先生事后回忆。 13时42分,“袁家村景区网格员工作群”传来好消息:小吃街西口小卖部老板贺武发现一名与描述高度相似的孩子。“我刚出店门,就看到一个小孩蹲在地上玩玩具,和群里照片比对后,感觉就是走失的孩子,马上联系了网格员王琪。” 王琪一边通知游客中心陪同家长赶往现场,一边进一步核实孩子身份。确认无误后,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谢谢,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见到孩子,张先生夫妇紧紧将他搂在怀里,泣不成声。 这样高效响应、多方协作的场景,是礼泉县推进“网格化+12345”“线下+线上”联动机制的一个缩影。 2025年以来,该县依托“数智咸阳”礼泉社会治理平台与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构建“随手就办、未诉先办、接诉即办”的快速响应机制,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服务”转变。 据礼泉县网格中心主任张颖莉介绍,全县现有网格员3881名,其中专职740人、兼职3141人,活跃在3236个网格中。他们既是巡查员、宣传员,也是调解员、服务员,承担着隐患排查、矛盾调解、政策宣传、帮扶特殊群体等多项职责。 线下,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做到“随手就办”;难以现场解决的问题,第一时间上报平台,推动“未诉先办”。线上,群众通过12345热线反映的诉求,由县网格中心联动村(社区)、镇(街道)和承办单位,实现“接诉即办”,形成闭环处理。 据统计,2025年1月1日至10月20日,礼泉县12345平台共受理工单9858件,及时接收率达100%,办结率达98.56%,满意率达99.99%。全县网格员“随手办”事件5692件,“未诉先办”事件2589件。 “从袁家村18名网格员今年化解纠纷16起、排查隐患32处、找回失物7件的‘小成绩’,到全县依托网格体系构筑的‘大平安’,礼泉正以一个个网格‘小细胞’,激活基层治理‘大能量’,让‘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社区)、难事不出镇(街道)、服务不缺位’成为现实。”张颖莉说。 漫画/高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