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案件
13 6/13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发送侵权警告一方反被判败诉
· 故意策划“医疗事故”敲诈医疗机构
· 伪造公司账户网银界面骗取投资获刑8年
· 拆分转售会员权益被判赔十万元
· 涉案八千余万元私彩赌博网站被摧毁
· 名为“当水电工”实为偷渡境外“搞诈骗”
· 宁波中院成功调处造船软件著作权纠纷

故意策划“医疗事故”敲诈医疗机构

( 2025-10-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案件
  □ 本报记者   周孝清
  □ 本报通讯员 万泉君 吴杨

  肌肉注射本是较为常见的医疗手段,却成了某些人眼中的“生财之道”。有这样一伙人,流窜于各地诊所,假意就诊接受注射,次日便以皮肤针眼处严重感染、病情恶化为由,向诊所索要高额赔偿。近日,江西省彭泽县公安局在核查案件线索时敏锐发现异常,经深挖细查,成功打掉一个专门敲诈医疗机构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
  “医生,我浑身难受,给我打一针消炎针吧。”7月19日,自述咳嗽发烧的黄某在彭泽县某诊所接受局部肌肉注射治疗(俗称“屁股针”),一针打下去,仅仅过了一晚,本该恢复健康的黄某却病情加重,出现针眼化脓和肿痛的情况,甚至步履蹒跚、行动困难。诊所医生建议其住院治疗,黄某及陪同的朋友连连拒绝,要求立刻赔偿消炎药物及现金,不愿过多停留。
  诊所医生从医几十载,从未见过肌肉注射导致病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于是苦苦翻阅患者病历,查找过敏原,甚至向药物生产厂家探寻原因,最终只能向黄某妥协,赔偿其消炎药物及现金2.5万元。
  “为何普通的‘屁股针’会导致红肿化脓?”彭泽县公安局办案民警满腹疑惑,查找医疗案例、咨询多方专家,始终没能寻求到明确答案。
  办案民警全面梳理黄某的生活背景与行动轨迹,发现其长期与王某、李某等人结伴活动,居无定所,频繁出现在九江市各县区医疗机构周边。彭泽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抽调各警种力量成立专案组,全力展开侦破工作。
  经走访调查,民警在德安县、湖口县等地均发现类似警情,有多名患者在接受肌肉注射后出现针眼红肿、化脓等症状,并通过“协商”获得赔偿金。这些事件中,均出现了黄某、王某、李某等人的身影,且每起纠纷均以签署赔偿协议告终。
  接连发生的“医疗事故”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策划?彭泽警方最终查实,自今年6月以来,该犯罪团伙流窜至九江多地,以咳嗽发烧为由前往当地小诊所就诊并接受注射。事后,他们用预先准备好的特制药水自行注入原针眼,人为造成局部感染化脓,并借此伪造医疗事故假象,对诊所实施敲诈勒索累计10次,涉案金额达10万余元。
  “该团伙专挑县区小诊所作案,利用诊所自认理亏、希望息事宁人的心理,屡屡得手。”彭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介绍。为非法牟利,犯罪嫌疑人竟不惜以自身健康为代价,私自注射药物,这种行为极大危害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该团伙2名成员被批准逮捕,4名成员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