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人大视窗
13 5/13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风景这边独好
· 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社会立法饱含“烟火气”
· 池州地方立法注重“小切口”“接地气”
· 用实际行动为畲乡群众谋福祉

基层立法联系点让社会立法饱含“烟火气”

( 2025-10-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人大视窗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我要用心提出有益于残疾人的立法建议。”广东省江门市残障人士吴腾信通过江门市江海区基层立法联系点反映了他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的意见。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提出的意见不但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的重视,法工委的同志还专程上门来看他,这让吴腾信深受感动和鼓舞。
  社会立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涉及劳动就业、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以及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护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社会立法工作,先后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慈善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援助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学前教育法等法律,还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
  在立法过程中,遍布各地的“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征集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架起了立法机关与基层群众之间的桥梁,为提高立法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立法过程中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特别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主任高莉娜说。
  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立法过程中,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创新实践。重庆市沙坪坝基层立法联系点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既通过官网、微信平台广撒网,又在社区设点面对面征询意见;天津市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精准聚焦需求,直奔无障碍设施需求集中的社区走访调研;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退休教师秦四海,以信息联络员的身份,长期为残疾人、老年人权益发声,提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与监督建议被纳入立法考量。这些来自一线的智慧,最终化作法律条文里的温度。当法律明确“国家支持城镇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并要求政府、社区、居民协同发力时,背后是无数老年人、残障人士“上下楼自由”的心愿。
  在修订体育法的过程中,天津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征求相关部门、律师事务所的意见,还特意组织体育健身类社会组织座谈,倾听居民体育爱好者的心声。最终,“学校体育”被修改为“学校和青少年体育”、病残学生的体育教育权益得到明确、公共体育设施“适老性”设计被写入法律——这些细微却关键的调整,让体育法覆盖更多群体,更贴合现实需求。
  立法机关对基层民意的尊重与采纳,更让民主实践落地生根。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上海市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邀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参与讨论。面对修订草案中“公安机关可责令监护人缴纳保证金”的条款,同学们直言:“这会加重家庭负担,可能伤害孩子!”这一条款最终被删除。看到自己的声音能影响国家立法,孩子们非常自豪,既增强了法治信仰,更感受到了被尊重的价值。
  凭借贴近群众的优势,基层立法联系点将“庙堂之高”的立法工作延伸至“江湖之远”的社区街巷、校园课堂,收集到的不仅是一条条意见建议,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真实期盼。
  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征询工作,立法机关对民意予以积极回应和采纳,每一部社会民生法律都饱含着“烟火气”,也更“接地气”,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念变为生动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