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文化
|
|
□ 常兆 小时候,在中秋节晚上,村里的孩子会到田间地头或农家院落“摸秋”。 夜幕降临,妈妈开始用柴火锅烙芝麻糖饼。烤熟的糖饼,两面金黄、团团圆圆,宛若夜空悬挂的明月,里面包裹着甜蜜和乡愁。 吃完糖饼,冲出老屋,深蓝色的星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苍天一碧,月光如洗,洒在年深日久的瓦檐上,投下一滩滩橘黄色的晕。 穿过深窄的巷子,村里老少爷们肩挑水桶,踩着光滑的青石小路,从村头老井担水往返。那颤悠悠的木制扁担、一颤三颠的步子、一声声低沉的号子,将乡音方言传递得深远、悠长。 “摸秋喽……”一声声童音打破山村的宁静!月光下,一群孩子穿过青石巷,你追我赶,奔向老屋后面的沙土地。 天底下,一望无垠的沙土地里藏着累累硕果。稠密的大豆秧接连成片,秋风过处,豆叶掉落,遍地金黄。粗壮的豆秆挂满了豆荚,豆粒饱满,压弯了杆头。满畦青萝卜通体翠绿,长势喜人,白皮冬瓜个头结实,长得正欢,黑皮甘蔗笔直挺立,诱人垂涎三尺。 这时候,孩子们一股脑儿钻进田里摘大豆、掰玉米、拔萝卜……月上树梢头,老柿子树下,几个小身影灵活地攀爬直上。突然树影摇曳,几颗柿子掉落地下,老屋里人头晃动,传来几声咳嗽声。 囿于“八月半摸秋不算偷”习俗,庄户人家对孩子们中秋节当天晚上“偷果实”行为,采取放纵漠视态度,孩子们也会适可而止,取乐而为。 如今,老家的山村,钢筋混凝土取代了石墙青瓦,孩子们大多远离农村,随父母到城市上学,中秋节晚上再也没有孩子去“摸秋”,“摸秋”习俗也逐渐被人遗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小在农村长大,每年的中秋节,我的思绪都会飞到老家山头,还有明月下的沙土地,沙土地里的瓜果,农家院落的老柿子树,都是我深深的眷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检察院)

|
|
摸秋
|
|
|
|
( 2025-10-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
□ 常兆 小时候,在中秋节晚上,村里的孩子会到田间地头或农家院落“摸秋”。 夜幕降临,妈妈开始用柴火锅烙芝麻糖饼。烤熟的糖饼,两面金黄、团团圆圆,宛若夜空悬挂的明月,里面包裹着甜蜜和乡愁。 吃完糖饼,冲出老屋,深蓝色的星空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苍天一碧,月光如洗,洒在年深日久的瓦檐上,投下一滩滩橘黄色的晕。 穿过深窄的巷子,村里老少爷们肩挑水桶,踩着光滑的青石小路,从村头老井担水往返。那颤悠悠的木制扁担、一颤三颠的步子、一声声低沉的号子,将乡音方言传递得深远、悠长。 “摸秋喽……”一声声童音打破山村的宁静!月光下,一群孩子穿过青石巷,你追我赶,奔向老屋后面的沙土地。 天底下,一望无垠的沙土地里藏着累累硕果。稠密的大豆秧接连成片,秋风过处,豆叶掉落,遍地金黄。粗壮的豆秆挂满了豆荚,豆粒饱满,压弯了杆头。满畦青萝卜通体翠绿,长势喜人,白皮冬瓜个头结实,长得正欢,黑皮甘蔗笔直挺立,诱人垂涎三尺。 这时候,孩子们一股脑儿钻进田里摘大豆、掰玉米、拔萝卜……月上树梢头,老柿子树下,几个小身影灵活地攀爬直上。突然树影摇曳,几颗柿子掉落地下,老屋里人头晃动,传来几声咳嗽声。 囿于“八月半摸秋不算偷”习俗,庄户人家对孩子们中秋节当天晚上“偷果实”行为,采取放纵漠视态度,孩子们也会适可而止,取乐而为。 如今,老家的山村,钢筋混凝土取代了石墙青瓦,孩子们大多远离农村,随父母到城市上学,中秋节晚上再也没有孩子去“摸秋”,“摸秋”习俗也逐渐被人遗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小在农村长大,每年的中秋节,我的思绪都会飞到老家山头,还有明月下的沙土地,沙土地里的瓜果,农家院落的老柿子树,都是我深深的眷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人民检察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