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10月13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集中采访团来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合肥法务区。据了解,合肥法务区建成运行一周年以来,已入驻29家优质法务机构,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需求,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合肥法务区是省、市、区三级共建法务区。202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肥法务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合肥法务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19项建设发展任务及“提供高端法律服务、打造一流法律服务高地”的总体方向。 “合肥法务区建设以‘白纸绘蓝图’的魄力、‘平地起高楼’的决心、‘梧桐引金凤’的远见,从无到有、起势成型,核心区法务大厦坐落于合肥高铁南站北广场东侧,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拿出优质资源、高标准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合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兵说,截至今年9月,已招引入驻律师、会计、税务、知识产权等高端法务泛法务机构29家,国内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搭建成型,政务法务商务融合发展起势见效,成为新时代安徽法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合肥法务区,记者看到,合肥市法院系统的金融、破产、国际商事、知识产权、环境资源5个区域性审判法庭整建制进驻,打造专业化司法审判体系;同步实现检察综合服务、法律热线服务、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公安服务、数字法治研发等功能集中配置;设立安徽(合肥)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开设合肥市陪伴式“走出去”综合服务专窗,整合法律、金融、仲裁、调解、检验检测等专业机构力量,为企业全球布局提供政策法规、投资咨询、国别研究、风险防控等一站式专业指导和集成服务。 “法务区集聚高端法律服务产业,构建全链条法务生态圈,提升服务保障能级、强化法商产业融合、加强法治人才培育,高标准建设‘一地五区’,即安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宣传基地、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法律服务功能聚集区、法商产业融合孵化区、法务产业创新引领区、法治人才培育储备区。”合肥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室主任、合肥法务区专班负责人朱泉说。 合肥法务区还在运行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采用“法管办+运营公司”双轨运行机制。 “通过政府引导及市场化运营,法务区已初步实现公检法司等公共功能平台的落位、高端紧缺的法务及泛法务机构的集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法律服务、企业出海等多个一站式服务机制的构建。”合肥法务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婷婷说。 合肥法务区还瞄准“高端、紧缺”法务资源,聚焦“涉外、知产”重点领域,通过“迁、引、培、聚”等多种路径,系统整合公共法务力量、优质法务与泛法务资源,实现功能集成与协同发展,建成覆盖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全链条法律服务产业体系,提供公共法务、核心法务、衍生法务、涉外法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高端化、综合性法律服务。 “作为合肥法务区首批入驻机构,我们始终以‘专业化、国际化、精准化’为导向,依托总所全球化网络资源和专业团队优势,深度服务安徽企业‘走出去’与知识产权战略落地。”北京君泽君(合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党支部书记吕兴跃说,在律所积极努力下,合肥某公司被成功移除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成为近年来第二例以非和解方式移除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案例。 下一步,合肥法务区将致力于将法务作为重要产业进行系统培育与深度融合,打造服务省市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是法务资源的集聚地,更是法务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到2027年,实现规模化、智慧化、国际化,法治人才充分聚集、法律服务功能高度完善、法律服务产业高端发达、智慧法治系统全面覆盖,多维融合产业生态全面构建,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

|
|
合肥法务区“梧桐引金凤”
|
|
|
|
( 2025-10-17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 |
|
□ 本报记者 李光明 10月13日,《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集中采访团来到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合肥法务区。据了解,合肥法务区建成运行一周年以来,已入驻29家优质法务机构,精准对接重点产业链需求,着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支撑。 合肥法务区是省、市、区三级共建法务区。202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合肥法务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合肥法务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19项建设发展任务及“提供高端法律服务、打造一流法律服务高地”的总体方向。 “合肥法务区建设以‘白纸绘蓝图’的魄力、‘平地起高楼’的决心、‘梧桐引金凤’的远见,从无到有、起势成型,核心区法务大厦坐落于合肥高铁南站北广场东侧,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拿出优质资源、高标准推进法治建设的坚定决心。”合肥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李兵说,截至今年9月,已招引入驻律师、会计、税务、知识产权等高端法务泛法务机构29家,国内一流法律服务高地搭建成型,政务法务商务融合发展起势见效,成为新时代安徽法治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一张重要名片。 在合肥法务区,记者看到,合肥市法院系统的金融、破产、国际商事、知识产权、环境资源5个区域性审判法庭整建制进驻,打造专业化司法审判体系;同步实现检察综合服务、法律热线服务、仲裁公证、司法鉴定、公安服务、数字法治研发等功能集中配置;设立安徽(合肥)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开设合肥市陪伴式“走出去”综合服务专窗,整合法律、金融、仲裁、调解、检验检测等专业机构力量,为企业全球布局提供政策法规、投资咨询、国别研究、风险防控等一站式专业指导和集成服务。 “法务区集聚高端法律服务产业,构建全链条法务生态圈,提升服务保障能级、强化法商产业融合、加强法治人才培育,高标准建设‘一地五区’,即安徽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宣传基地、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区、法律服务功能聚集区、法商产业融合孵化区、法务产业创新引领区、法治人才培育储备区。”合肥市政府办公室秘书三室主任、合肥法务区专班负责人朱泉说。 合肥法务区还在运行模式上进行了创新,采用“法管办+运营公司”双轨运行机制。 “通过政府引导及市场化运营,法务区已初步实现公检法司等公共功能平台的落位、高端紧缺的法务及泛法务机构的集聚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涉外法律服务、企业出海等多个一站式服务机制的构建。”合肥法务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婷婷说。 合肥法务区还瞄准“高端、紧缺”法务资源,聚焦“涉外、知产”重点领域,通过“迁、引、培、聚”等多种路径,系统整合公共法务力量、优质法务与泛法务资源,实现功能集成与协同发展,建成覆盖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全链条法律服务产业体系,提供公共法务、核心法务、衍生法务、涉外法务及知识产权保护等高端化、综合性法律服务。 “作为合肥法务区首批入驻机构,我们始终以‘专业化、国际化、精准化’为导向,依托总所全球化网络资源和专业团队优势,深度服务安徽企业‘走出去’与知识产权战略落地。”北京君泽君(合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党支部书记吕兴跃说,在律所积极努力下,合肥某公司被成功移除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成为近年来第二例以非和解方式移除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案例。 下一步,合肥法务区将致力于将法务作为重要产业进行系统培育与深度融合,打造服务省市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不仅是法务资源的集聚地,更是法务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到2027年,实现规模化、智慧化、国际化,法治人才充分聚集、法律服务功能高度完善、法律服务产业高端发达、智慧法治系统全面覆盖,多维融合产业生态全面构建,成为国内领先的一流法律服务高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