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6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法治阳光照亮丰收大地
· 多措并举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
· 紧扣农时农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长牙齿”的硬措施筑牢粮仓“地”基

山东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服务方式
紧扣农时农需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 2025-10-16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曹天健 梁平妮
□ 本报通讯员 郝俊平
  
  “本以为要闹僵,多亏司法所,既护了我的地,又保了两家和气。”近日,在山东省莱西市司法局望城司法所调解室,随着村民陈某和王某握手言和,一场因除草剂引发的纠纷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原来,两人是同村邻居,两家1.3亩耕地紧挨着,陈某种花生,王某种玉米。王某在除草关键期给玉米地喷洒专用除草剂时恰逢刮风,细密的除草剂雾滴随风飘移,落在花生田里。没几天,陈某发现自家花生苗叶片布满褐色斑点,边缘卷曲发黄,与王某起了争执。眼看花生苗受损面积越来越大,影响秋收,无奈的陈某向望城司法所求助。
  10分钟后,司法所工作人员来到现场,一起来的还有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通过翻看叶片,核对除草剂型号、打药时间等得出结论:玉米专用除草剂对花生有“选择性药害”,雾滴飘移就是元凶。
  找到矛盾症结,工作人员把双方请到调解室,倒上热茶,从情理法着手进行调解,王某红着脸道了歉,同意赔偿800元,双方握手言和。
  以“现场勘查+法律释明+情理疏导”的方法把涉农、涉粮纠纷化解在基层,是莱西市司法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也是山东司法行政系统用法治之力守护粮食安全的一个缩影。
  “山东司法行政系统紧扣农时农需,紧盯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农家舍院、田间地头,用专业与温情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化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等法律服务,以法治力量守护‘粮’田美景。”山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增胜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6月,在麦收关键期,济宁市兖州区司法局小孟司法所通过“调解劝导止损+应急抢收护粮”的双线调解方案,既守住了粮食安全,又推进了家庭关系修复。
  小孟镇某村村民李某的父亲因交通事故去世,后因理赔款支付滞后、亲属间遗产分配等问题与母亲、弟弟产生矛盾。今年麦收时节,李某以电子喇叭辱骂、阻拦弟弟收割小麦的极端方式泄愤。而一旦延误麦收,将造成小麦霉变、倒伏,给农户家庭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得知这一情况后,小孟司法所、法律服务所迅速联合该村调委会构建“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村级自治”调解专班赶赴现场,一方面进行情感疏导、释法说理,一方面协调镇农机站、村委会,紧急调度联合收割机、村里临时粮食存放点,协助李某弟弟开展粮食抢收。最终,小麦全部被及时抢收,在调解员的耐心调解下,李某认识到自己的过激行为不妥,同意与家人理性协商赔偿款分配问题。
  粮食安全无小事,法治护航不缺位。山东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法治服务方式方法,因地制宜推出送法入村、纠纷化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工作。
  潍坊市潍城区司法局组织开展“法润丰收季”主题普法活动,组建“法治服务队”,为群众提供涉及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方案。
  临清市戴湾镇探索建立“时令清单治未病”工作机制,按时间轴梳理出涵盖四季的72项“时令清单”——春季,提前修缮沟渠,有效应对春夏旱涝;夏季,通过邻里监督治理违规建房,防范耕地“非粮化”风险,化解土地权益冲突;秋季,保障颗粒归仓,同步关注粮食收购秩序与农民工欠薪问题;冬季,谋划来年生产,预先统计建房需求,以避免春季建房时发生纠纷,确保农业生产活动顺畅无阻。
  “仓廪实,天下安。山东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深化对保障粮食安全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为端牢中国饭碗、护航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治保障。”杨增胜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