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
本报讯 记者刘中全 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谢经荣,吉林省副省长、民盟吉林省委会主委杨安娣,民盟吉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封雪梅率队赴吉林省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调研,重点考察民盟吉林省委会与长春市司法局共同打造的同心致远彩虹基地在安置帮教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效。作为民盟社会服务工作“黄丝带帮教”品牌的核心载体,同心致远彩虹基地通过“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全链条服务体系,已形成可复制的安置帮教“吉林样板”。 据了解,民盟“黄丝带帮教”工作已经开展40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3年以来,民盟吉林省委会在全省18所监所设立工作站,累计开展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人民调解等司法帮教活动近300场,受益超万人次。通过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化解罪犯婚姻家庭等矛盾,捐助物资数十万元完善监所设施,多项创新实践获民盟中央、司法部及地方部门表彰。2025年,为推动安置帮教高质量发展,民盟吉林省委会联合长春市司法局等多部门共同启动新业态安置帮教工程,重点打造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 该基地创新设立“AI视频直播室”,通过直播平台让刑释人员讲述自身故事,结合律师以案说法提升普法实效;精准对接社会企业,为临释人员推介跨地域就业岗位。基地现配备168平方米办公场所、3名专兼职人员及办公车辆,获赠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并引入安置帮教名人沈长顺创办的吉林致远彩虹基地管理模式。未来,基地计划以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为纽带,到2026年可安置80名刑释人员,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帮教配置,推动安置帮教向多领域融合发展。 民盟吉林省委会将持续发挥民主党派智力优势,深化“黄丝带帮教”品牌社会治理创新,为“和谐吉林”“平安吉林”建设贡献民盟智慧。通过创新安置帮教模式,助力更多刑释人员实现从“监狱围墙”到“社会家园”的温暖转身,重塑人生价值,融入社会大家庭。 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张超、民盟吉林省委会“黄丝带帮教”工作室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
|
长春同心致远彩虹基地创新刑释人员安置帮教模式
|
|
|
|
( 2025-10-1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本报讯 记者刘中全 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谢经荣,吉林省副省长、民盟吉林省委会主委杨安娣,民盟吉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封雪梅率队赴吉林省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调研,重点考察民盟吉林省委会与长春市司法局共同打造的同心致远彩虹基地在安置帮教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效。作为民盟社会服务工作“黄丝带帮教”品牌的核心载体,同心致远彩虹基地通过“人民调解—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全链条服务体系,已形成可复制的安置帮教“吉林样板”。 据了解,民盟“黄丝带帮教”工作已经开展40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3年以来,民盟吉林省委会在全省18所监所设立工作站,累计开展法律服务、心理疏导、人民调解等司法帮教活动近300场,受益超万人次。通过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化解罪犯婚姻家庭等矛盾,捐助物资数十万元完善监所设施,多项创新实践获民盟中央、司法部及地方部门表彰。2025年,为推动安置帮教高质量发展,民盟吉林省委会联合长春市司法局等多部门共同启动新业态安置帮教工程,重点打造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 该基地创新设立“AI视频直播室”,通过直播平台让刑释人员讲述自身故事,结合律师以案说法提升普法实效;精准对接社会企业,为临释人员推介跨地域就业岗位。基地现配备168平方米办公场所、3名专兼职人员及办公车辆,获赠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并引入安置帮教名人沈长顺创办的吉林致远彩虹基地管理模式。未来,基地计划以长春市同心致远彩虹基地为纽带,到2026年可安置80名刑释人员,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帮教配置,推动安置帮教向多领域融合发展。 民盟吉林省委会将持续发挥民主党派智力优势,深化“黄丝带帮教”品牌社会治理创新,为“和谐吉林”“平安吉林”建设贡献民盟智慧。通过创新安置帮教模式,助力更多刑释人员实现从“监狱围墙”到“社会家园”的温暖转身,重塑人生价值,融入社会大家庭。 长春市司法局副局长张超、民盟吉林省委会“黄丝带帮教”工作室工作人员陪同调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