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13 1/13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讨论拟提请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 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 《习近平的文化情缘》《习近平经济思想
系列讲读》在港澳多家主流媒体播出
·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
· 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 持续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 司法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部署
开展规范法律咨询服务机构专项行动
· 夯实高质量发展法治根基
· 精准化解难题守护千家万户“安居梦”
· 守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 图片新闻

守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 2025-09-3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林楠特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作为耕地保护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法》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等作出具体规定,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建立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我国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提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并对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范围、程序、保护和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底线,更是质量、生态等多维度的保护线。守住这条红线,就是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守住人民群众的“米袋子”。
  近年来,各地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取得一定成效,同时制度“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现行法律法规虽建立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审批管理制度,但对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占用需求,以及耕地自然损毁、零星破碎、质量不高等情形,缺乏相应的调整规则。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办法》坚持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明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在牢牢守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擅自突破、随意调整的前提下,遵循农业生产和耕地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客观规律,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明确了允许优化调整的情形、程序和规则,为地方预留合理的自主空间。针对部分永久基本农田存在的划定不合理、零星破碎等问题,以及基层和群众反映突出的个别误划问题,建立纠错机制。可以说,《办法》兼顾了耕地保护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有利于提升永久基本农田的整体质量和生产效益,为守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粮食安全的重要防线。期待各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办法》有关要求,压实保护责任,加强协作配合,统筹安全与发展,兼顾数量与质量,强化监督管理,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实至名归,成为稳产高产的良田,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稳更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