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7/9 6 7 8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筑牢“琼州动脉”平安屏障
· 骗取冒领补贴资金依法依规追责
· 黔东南州法援小“模型”撬动大“民生”
· 国网中卫供电公司筑牢算力产业电力支撑
· 阜城检察加强部门联动送法进校园
· 杞县供电以电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 浙江电力应用新型灭火胶膜筑牢电网“防火墙”
· 关注·网络安全宣传周 
· 法治赋能 实战增效
· 纪律严起来 担当更有为

筑牢“琼州动脉”平安屏障
海南高速交管工作从传统治理向智慧赋能转型升级

( 2025-09-2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 本报通讯员 陈炜森
  
  “指挥中心发出指令,无人机立即出动开展高速公路巡航管控和事故、火情应急处置任务”“通过‘警医保消’交通事故伤员联动救治工作机制,救援准备时间缩短35%以上”……
  近日,海南省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暨高速公路综合治理提升攻坚行动现场会在万宁举行,一项项高速公路治理新模式逐一展示。
  高速公路是体现一个地区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海南环岛高速、万洋高速等横贯全岛,被称为“琼州动脉”。今年以来,海南各级公安机关聚焦智能预警、精准打击、高效处置、生命救援四大核心管理职能,推动全省高速交管工作从传统治理向智慧赋能转型升级,筑牢“琼州动脉”平安屏障。
打造高效预警防控新模式
  “琼A·XX570,请到莲花执法服务站接受检查。”位于海口至三亚方向的海南环岛高速K143+800处,建成不久的诱导屏在某高风险车辆即将通过前,对该车辆作出提示,在前方5公里处,另一诱导屏还会进行第二次提示。
  莲花执法服务站是海南首个公安机关“无感检查站”,设置高速入口“监测预警”、诱导屏发布“引导检查”、服务区“拦截查缉”三道防线,同时将预警模型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级,有效针对风险等级开展处置。
  “市、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警情指令后,调度执法服务站操作无人机,通过跟踪喊话、应急救援、运送物资等方式,引导高风险车辆进入执法服务站,并开展相关处置工作。”海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局长孙景龙介绍说,针对不涉及违法的中、低风险等级预警,例如疲劳驾驶,会通过推送、喊话等方式引导司机进入服务区休息。
  立足“专业力量+机制创新+数据赋能”的核心理念,海南各级公安机关深度融合智慧高速管控系统、集成指挥平台等多平台运用,实现“风险预警—研判确认—分级处置—反馈报告”工作闭环,构建了智能交通安全管理新模式。
  今年以来,海南省公安厅将万宁市作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启用高速互通口“人车违法上高速预警系统”,全天候接收情指中心调度,接收智慧高速管控系统预警提示、无人机巡航预警处置,对高速公路疲劳驾驶、“红眼客车”、重点车辆、“低慢小”等车辆实时精准管控,同时调度路面警力及时处置。
  “万宁高速与全省其他市县一样存在高速入口多、交通安全设施缺失、管理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对‘低慢小’车辆及行人进入高速等违法行为处置较为被动。”万宁市公安局副局长何书斌介绍说,启用高速互通口“人车违法上高速预警系统”以来,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发现行人、二轮车等违法上高速行为后,公安局指挥中心实时指挥调度附近无人机协同处置。
构建精准道路管控新体系
  海南有“台风走廊”之称,是强台风高频过境区。
  “为全面提高抵御台风灾害能力,我们依托实时气象数据与路网监测信息,24小时动态调度交通管制点位,同步联动公路部门开展桥梁、涵洞、边坡等隐患点排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出行平安顺畅。”孙景龙说。
  2024年以来,海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通过“一路四方”协同联动机制,与交通、气象、应急、公路养护等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建立山体滑坡、路面坍塌等预警联动机制,全面整合资源,协同作战,联合发布路况预警、实施交通分流管制等措施,形成“监测—预警—处置—反馈”闭环管理。
  “2024年,万宁市单起事故处置效率提升50%,拥堵时长缩短35%。”万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依托“交管12123”App、无人机空地协同机制,在辖区服务区、高速枢纽点部署无人机开展巡航,针对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警情喊话提醒、违法取证或应急处置,避免发生次生事故或小事故引发大拥堵事件,高速核心路段通行效率整体提升72.73%。
  “我们利用无人机将‘空中巡查、数据研判、地面处置’有机融合,打造集空中侦查员、事故快处员、隐患排查员于一体的交通管理新战法,实现‘发现—预警—处置’全流程智能化,遇到警情处置可以‘秒级发现、分钟级响应’。”海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
  赋予执法服务站“查打控”一体功能,探索刑侦、交管、治安“三警合一、一警多能”,交警与治安、刑侦等警种联动协作、建立快速响应勤务机制……海南各级公安机关提高执法质效,强化各警种各部门协作配合,构建“平台支撑+指挥调度+精准查缉”高效管控体系,实现“预警、分析、锁定、调度、查缉”快速处置闭环,形成科学严密的高速公路管控网络。
构筑生命守护应急新通道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交警通过4G执法记录仪和无人机回传现场画面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智慧平台规划绿色通行路线,原本20分钟的路程压缩至8分钟。”这是万宁市公安局演示“警医消保”联动构建“15分钟急救圈”的高效救治流程现场。
  为破解救援救治难题,海南省公安厅、省卫健委、省消防救援总队等多部门深化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救治联动机制,推动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建立联动机制,不断优化提升高速救援救治能力水平。
  2025年以来,万宁市创新公安、医疗、消防、保险等多部门联动救援救治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响应、最优路线转运、最快速度救治。通过贯穿出车救治、现场伤情评估、分级验伤及送医后多学科会诊全链条,实现“出警即救治、上车即入院”的一体化救治“绿色通道”,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安全防线。
  此外,110、120、122、119“四位一体”交通事故联合接处警,实现“一方接警、四方响应、协同配合、高效救援”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新模式。健全交通事故伤员分类救治机制,用绿、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和死亡人员分类,加强交通事故现场伤员分级诊治能力,实现不同区域层级的快速急救响应,为交通事故严重创伤患者打通“黄金一小时”生命通道。
  据介绍,万宁市公安机关科学统筹交通事故医疗救援全流程,落实交通管制、路线规划,强化事故现场到医疗机构周边的交通管理,保障救援救护车辆优先通行,打通事故现场至医院的“绿色通道”。全面推动“警医保”一体化急救服务保障机制。同时,引入万宁市红十字会、蓝天救援队等社会第三方力量,推动社会救援救治力量建设。
  孙景龙表示,做好新时代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海南各级公安机关将深入推进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深化交管服务改革创新,打造现代化道路交通管理的海南标杆,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保驾护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