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5 3/5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标准制修订工作
· 退役军人事务部启动“情暖老兵·关爱尊崇”专项行动
· 西宁公安开展护航校园安全直播活动
· 国网新疆信通公司加强数据管理助力数字化转型
· 乌海规范行政执法调查取证和告知工作
· 天长供电强化政企联动开展电力普法
· 丽水探索“老区共富”警务夯实发展根基
· 图片新闻
· 新余公安深耕“果园警务”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 河南宁陵检察建议守护地理标志产品

新余公安深耕“果园警务”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 2025-09-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黄辉
□ 本报通讯员 姜涛 杨芳磊
  
  入秋以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七里山万亩桔园内一片繁忙景象。眼下,还未成熟的蜜桔正处于转色的关键期,果农们正精心呵护这些结满枝头的“致富果”。
  新余市公安局立足辖区产业特色,强化服务意识,深耕“果园警务”,聚焦果农急难愁盼,在助农、护农、安农上积极主动作为,深入果园、摊点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反诈宣传等,让警务服务直达果农身边,使其品味蜜桔中蕴含的“平安味道”。
强化巡查 织密“一张网”
  “有警察在,我们种植户的心踏实多了。”新余市海明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裴海明说,蜜桔成熟季也是盗窃案件高发期。
  为此,新余市公安局结合治安“三张图”(治安动态感知图、可用资源图、风险隐患图)的建设应用,认真分析以往案件发生的特点,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及时调整巡逻防控重点,采取“邻里守望+警民联动”的工作模式开展联防,切实守护果农利益。
  今年,“新余蜜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标志着全市特色产品品牌迈上新台阶。新余市公安局主动与市柑桔行业协会签订品牌保护协议,在知识产权保护及农资打假方面开展“一对一”叫应服务,发现情况及时与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
  今年以来,“新余蜜桔”主产区盗窃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63.2%,涉及“新余蜜桔”知识产权警情“零发生”。
强化共治 激活“一盘棋”
  为深化警企合作,新余市公安局率先建立“戴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该工作室是江西省公安机关首个以民警命名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室,着力于维护企业和个人知识产权,助力权利主体更好地管理和运用知识产权资源,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专业能力,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
  新余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民警戴广介绍说,该工作室根据地域特点,结合蜜桔成熟时间,与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并联合法院、检察院、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及蜜桔企业等,实现快速鉴定、信息共享、交流协作、联合打击等功能。
  “工作室通过良好的共治模式,极大提升了冒用‘新余蜜桔’品牌的前端感知能力,可以说是‘一招落子、满盘皆活’。”戴广说。
强化宣传 创新“一堂课”
  “在接触收购商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担心销路而轻信一些不法农资推销商的花言巧语”“来路不明的网站和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击”……为精准开展防范宣传,新余市公安局为果农量身定制普法宣传册,内容涵盖知识产权保护、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交通安全、治安防范等多方面内容,通过一个个身边的案例,提醒广大果农提高警惕。
  与此同时,新余市公安局结合正在开展的“阳光下的守护”主题宣讲活动,组织多警种将“安全讲堂”开到村头巷尾,进一步提升果农的防范意识。
  新余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支队主要负责人张军敏说,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阳光下的守护”主题宣讲活动,建立健全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保护机制,集中优势警力,打造接地气的普法方式,全面提升蜜桔种植户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