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王豪 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 近年来,丽水市公安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老区共富”警务建设,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主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 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丽水市以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聚焦“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擦亮“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动能。“丽水山耕”品牌近3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丽水山居”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丽水山泉”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 为守护富民产业,丽水市公安局聚焦“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等,针对青田杨梅、庆元甜桔柚、景宁惠明茶、松阳香茶等特色产业警务需求,实施“一产业一警务”,建立“茶警共治”“警小柚”“警长助农”等特色品牌。 在拓宽旅游增收方面,丽水市公安局围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组建保障队伍15支,上门提供安防部署、特种行业改造等16项服务,助力158家民宿获评省级以上等级民宿,有力推动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 此外,全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庆元县公安局创新山区文娱活动“一件事”改革,联合文广旅体等部门建立“智能、无感、高效”的服务保障模式,今年累计保障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等赛事124场,吸引游客18.6万人;龙泉市公安局探索龙泉刀剑“龙剑链+浙里快递+验视中心”平安寄递模式,单件备案审批时长缩短60%,每家节约成本约200余万元。 构建服务矩阵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丽水市深入实施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加快探索具有山区特色、彰显共富底色的一体化服务路径,为山区群众带去便利服务。 丽水市公安局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创新“警务集市”“背包警务”“街乡共治”等便民服务举措,将公安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级服务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累计为偏远山区群众办理户籍登记、车驾管等86项高频公安服务事项1.2万件次,服务半径缩短至“15分钟生活圈”。 同时,丽水市公安局结合山区道路实际情况,破解制约交通安全管理难点痛处,针对重型自卸货车和重型特殊结构货车事故多发风险,上线工程运输车智控平台和刹车辅助设备,累计有3500余辆车纳入监管,1700余辆车上设备安装到位,实现全市涉工程运输车警情和事故双下降。 激活法治引擎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群众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近年来,丽水引育壮大特色半导体、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区。 丽水市公安局坚持全周期护航重大项目,实行“千项万亿”等重大工程项目警长制度,为78个亿元以上工程配置项目警长89名。同时,全面开展清障护航行动,主动提供隐患排查、风险防控等服务,累计修复项目安全漏洞500余个。 其中,丽水公安在全省率先推出涉爆重大项目“一类事”改革,落地“一站式”自主建库直供、“一专窗”审批服务、“一张网”安全监管三项举措,力促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累计缩短项目工期1.5万余天,节省施工费用9.6亿元,该做法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丽水市公安局以全链条服务产业发展,建强网办中心等阵地,增设助企服务窗口15个,事项办理时长同比压缩20%,依托为企警务服务站、警企驿站等服务点,今年以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6个,帮助化解涉企纠纷2000余起。 此外,针对企业反映的新型轻微侵企行为,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归集共性线索,帮助企业止损超6000万元。

|
|
丽水探索“老区共富”警务夯实发展根基
|
|
|
|
( 2025-09-2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王豪 浙江省丽水市作为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是浙江省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均为革命老根据地县的地级市。 近年来,丽水市公安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老区共富”警务建设,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主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 打造特色品牌 近年来,丽水市以品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聚焦“土特产富”全链条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擦亮“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不断增强乡村产业动能。“丽水山耕”品牌近3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丽水山居”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丽水山泉”年销售额近4000万元。 为守护富民产业,丽水市公安局聚焦“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等,针对青田杨梅、庆元甜桔柚、景宁惠明茶、松阳香茶等特色产业警务需求,实施“一产业一警务”,建立“茶警共治”“警小柚”“警长助农”等特色品牌。 在拓宽旅游增收方面,丽水市公安局围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组建保障队伍15支,上门提供安防部署、特种行业改造等16项服务,助力158家民宿获评省级以上等级民宿,有力推动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 此外,全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庆元县公安局创新山区文娱活动“一件事”改革,联合文广旅体等部门建立“智能、无感、高效”的服务保障模式,今年累计保障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等赛事124场,吸引游客18.6万人;龙泉市公安局探索龙泉刀剑“龙剑链+浙里快递+验视中心”平安寄递模式,单件备案审批时长缩短60%,每家节约成本约200余万元。 构建服务矩阵 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近年来,丽水市深入实施推进山区公共服务跨山统筹一体化改革,加快探索具有山区特色、彰显共富底色的一体化服务路径,为山区群众带去便利服务。 丽水市公安局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改革,创新“警务集市”“背包警务”“街乡共治”等便民服务举措,将公安服务事项延伸至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及村级服务站,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累计为偏远山区群众办理户籍登记、车驾管等86项高频公安服务事项1.2万件次,服务半径缩短至“15分钟生活圈”。 同时,丽水市公安局结合山区道路实际情况,破解制约交通安全管理难点痛处,针对重型自卸货车和重型特殊结构货车事故多发风险,上线工程运输车智控平台和刹车辅助设备,累计有3500余辆车纳入监管,1700余辆车上设备安装到位,实现全市涉工程运输车警情和事故双下降。 激活法治引擎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群众的收入才能稳定增长。 近年来,丽水引育壮大特色半导体、医药健康、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心城市产业集聚发展区。 丽水市公安局坚持全周期护航重大项目,实行“千项万亿”等重大工程项目警长制度,为78个亿元以上工程配置项目警长89名。同时,全面开展清障护航行动,主动提供隐患排查、风险防控等服务,累计修复项目安全漏洞500余个。 其中,丽水公安在全省率先推出涉爆重大项目“一类事”改革,落地“一站式”自主建库直供、“一专窗”审批服务、“一张网”安全监管三项举措,力促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累计缩短项目工期1.5万余天,节省施工费用9.6亿元,该做法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丽水市公安局以全链条服务产业发展,建强网办中心等阵地,增设助企服务窗口15个,事项办理时长同比压缩20%,依托为企警务服务站、警企驿站等服务点,今年以来排查整改安全隐患56个,帮助化解涉企纠纷2000余起。 此外,针对企业反映的新型轻微侵企行为,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归集共性线索,帮助企业止损超6000万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