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8 1/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提速扩大“朋友圈” 书写平安“大文章”
· 保定积极构建新时代多元解纷格局
· 民警上门将“定制”服务送到企业心坎上
· 图片新闻
· 从法庭到田野,延庆综治中心多方联动解民忧
· 法院“指路”,合作社绝处逢生
· “接访摊子”支起来 捋顺居民堵心事
· 二维码

“接访摊子”支起来 捋顺居民堵心事

( 2025-09-14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张蕾 张志军
  
  9月1日一大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其乃巴格街道滨河社区党支部书记杨世钟就在社区门口支起摊子,写有“滨河社区大接访”的红色牌子刚挂好,居民图某就迎了上来:“杨书记,我家隔壁施工的事,还得麻烦您说说。”
  “别急,慢慢说。”杨世钟掏出“民情记事本”,对图某说。
  滨河社区成立于2016年10月,辖区人员构成复杂,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为了让居民住得踏实、顺心,社区建立定期接访制度:每周一在党群服务中心设接访点,由社区“两委”干部、街道包联领导、辖区民警组成接访小组,轮流接待居民,听诉求、解烦忧。
  图某告诉杨世钟,最近他家邻居麦某翻修房子,施工噪声吵得家里老人睡不着觉,两家连接处的过道堆满装修材料和垃圾,他多次与麦某沟通均未果,两人还为此红了脸。
  杨世钟边听边记,心里有了底。趁着接访点没有其他居民,杨世钟带着社区民警、志愿者,跟图某前往他家。
  赶到图某家门外,只见过道里堆满水泥袋、木板,留下的位置仅够一人通过。麦某正在此处整理电线,杨世钟上前说:“大哥,你这些东西得清一清,进出太不方便了。”麦某挠着头不好意思地说:“实在没地方放,只能临时堆在这儿,等忙完一定清理。”
  “别等啦,早给你留好地儿了。”杨世钟指着楼道墙上贴的《应急堆放区使用公示》说,“小区西边那片空地就是临时堆放区。”说通麦某后,杨世钟一行人帮忙把材料往楼下搬。社区民警进一步提醒麦某:“兄弟,过道堆材料不仅挡路,还易燃,真着火麻烦就大了。”
  看着大家忙前忙后,麦某过意不去,表示以后一定按要求堆放装修材料,保持楼道安全畅通。
  接着,杨世钟提示麦某,根据法律规定,施工要避开中午、晚上休息时段,用防尘网盖好材料,定期洒水降尘。麦某连连点头说:“行,我一定照办。”
  回到接访点已近12时,杨世钟顾不上休息,又接待了反映“健身器材损坏”的热某。他在本子上画了一张简易的小区地图,标注出损坏器材位置,回复热某:“下午我就联系街道文体站申请维修,最多一周,保证能正常使用。”
  接访中,有居民提到单元楼前的路灯不亮,杨世钟当场联系维修人员。当天下午,居民在微信群里便收到路灯已修复的照片,杨世钟打开记事本,在“路灯维修”一行处画了个对勾,一旁注明:“9月1日办结,公示+群通知,确保居民知晓。”
  傍晚时分,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广场上,前来休闲娱乐的居民越来越多,杨世钟准备收摊。他翻看着记事本上近期的记录:协调老城景区用水,帮困难家庭孩子申请助学补助,修路灯,调解邻里纠纷……每个事项的解决都是滨河社区大接访的成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