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件
|
|
本报讯 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李新安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成功破获一起重大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现场查获鹅喉羚头颅10个、头角8个、肉块160公斤和全套作案工具。 2025年4月下旬,丁某某在位于尉犁县阿克苏普乡某村棉花地附近的戈壁滩上,发现有成群鹅喉羚(俗称黄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出没。为满足食用目的,他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电猫(高压猎捕器),又在县城五金店购置竹竿、细铁丝等工具。其先将竹竿插在地面形成框架,缠绕细铁丝后连接电瓶与电猫,通过设备升变高压电形成隐形电网。凭借这一隐蔽且残忍的手段,他多次电击捕杀10只鹅喉羚,涉案价值达25万元。 事后,丁某某将鹅喉羚去皮取肉,存入家中两个大冰箱备用,将头颅、皮、蹄等残留物掩埋在住房附近沙土包中,企图掩盖犯罪痕迹。 8月19日,尉犁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在辖区走访时,接到群众举报:丁某某疑似在棉花地私自架设电网,可能存在捕杀野生动物行为。警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初步判定为针对野生动物的非法捕猎犯罪。 考虑到案发地地形复杂、人员活动稀少,侦查难度较大,尉犁县公安局当即成立专案组,制定“走访排查+技术比对”双重侦办方案。民警一方面深入周边村落走访群众,收集丁某某的活动轨迹与异常行为;另一方面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对可疑人员信息进行精准比对,逐步缩小侦查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活动区域。 8月21日,专案组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某村棉花地成功抓获丁某某,并在其住处及周边依法搜查,查获全部涉案物品与作案工具。从接到线索到抓获嫌犯、固定证据,仅用了48小时。 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
为食用电击捕杀多只鹅喉羚
|
|
|
|
( 2025-09-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案件 |
|
本报讯 记者潘从武 通讯员李新安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成功破获一起重大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某,现场查获鹅喉羚头颅10个、头角8个、肉块160公斤和全套作案工具。 2025年4月下旬,丁某某在位于尉犁县阿克苏普乡某村棉花地附近的戈壁滩上,发现有成群鹅喉羚(俗称黄羊,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出没。为满足食用目的,他通过网络平台购买电猫(高压猎捕器),又在县城五金店购置竹竿、细铁丝等工具。其先将竹竿插在地面形成框架,缠绕细铁丝后连接电瓶与电猫,通过设备升变高压电形成隐形电网。凭借这一隐蔽且残忍的手段,他多次电击捕杀10只鹅喉羚,涉案价值达25万元。 事后,丁某某将鹅喉羚去皮取肉,存入家中两个大冰箱备用,将头颅、皮、蹄等残留物掩埋在住房附近沙土包中,企图掩盖犯罪痕迹。 8月19日,尉犁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民警在辖区走访时,接到群众举报:丁某某疑似在棉花地私自架设电网,可能存在捕杀野生动物行为。警方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初步判定为针对野生动物的非法捕猎犯罪。 考虑到案发地地形复杂、人员活动稀少,侦查难度较大,尉犁县公安局当即成立专案组,制定“走访排查+技术比对”双重侦办方案。民警一方面深入周边村落走访群众,收集丁某某的活动轨迹与异常行为;另一方面依托公安大数据平台,对可疑人员信息进行精准比对,逐步缩小侦查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活动区域。 8月21日,专案组在尉犁县阿克苏普乡某村棉花地成功抓获丁某某,并在其住处及周边依法搜查,查获全部涉案物品与作案工具。从接到线索到抓获嫌犯、固定证据,仅用了48小时。 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某因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