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2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地方新闻
13 11/13 10 11 1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民警的守护比景色更难忘”
· 为数字经济装上“法治服务器”
· 让“风险点”成为“安全点”
· 包头石拐公安“空天地网”立体巡防
· 图片新闻

包头石拐公安“空天地网”立体巡防

( 2025-08-12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地方新闻
  □ 本报记者 刘玉璟 郭君怡

  “自检完毕,航线已设定,准备起飞……”6月25日早晨7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石拐一中的无人机警用机巢,伴随着“嘀”的一声,一架警用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设定好的巡航路线,开始执行全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空中安保任务。
  同时,在石拐区公安分局指挥大厅,民警正通过平台查看实时高清图传画面,利用AI识别风险隐患掌握中考考场路段通行和治安情况,以智慧守护为考生保驾护航。
  石拐区地处包头市东北部,辖区面积761平方公里,地形复杂,城乡接合部、矿区与自然保护区交错分布,传统人力巡逻存在覆盖盲区多等痛点。石拐区公安分局立足区域实际,以无人机技术为突破口,整合卫星图像、无人车巡逻、视频监控等要素,探索构建“空天地网”立体巡防体系,为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创新样本。
  据介绍,依托“新时代新警务”改革,石拐区公安分局率先将警用无人机技术纳入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核心环节,通过“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整合信息分析、指挥调度与行动执行全链条,实现从“平面防控”向“多维感知、智能决策、快速响应”的跃升。
  “石拐区庚皮沟重点区域巡查完毕,未发现异常!”清晨,分局情指中心大屏上实时显示着无人机传回的河道、山林高清画面。针对辖区山高沟深、村落分散的特点,警用无人机每日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偏远林区、交通干道开展常态化巡航,利用AI技术快速识别异常热源,配合地面警力形成“高空瞭望+地面核查”的高效联动模式。在重大节庆活动中,石拐区公安分局利用固定翼无人机长时间滞空“俯瞰”,配合小型无人机多点布阵、灵活穿梭,为道路通畅提供科学支撑。
  据统计,今年以来,分局无人机参与山火扑救、人员搜救、日常安保等任务398次,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3倍,通过AI算法自动规划巡逻航线加强巡防,矿区盗采案件同比下降67%,重点区域巡控覆盖率从43%提升至91%。
  “快看,那是什么?”近日,穿梭在石拐区街头的无人巡逻车,成为百姓争相拍照的焦点,萌萌的“大眼”前灯,轻巧的车身还有看过一遍就忘不掉的反诈宣传标语。
  “无人巡逻车采用5G通信、高清摄像头等技术,实现了全方位的智能监控和快速响应,自动驾驶并24小时不间断巡航、监控,全天候作业、高效率响应、低风险防控的硬核实力已经成为守护城市安全的‘超级助手’。”分局情指中心主任任文表说。
  今年以来,石拐区公安分局通过无人机AI识别参与现场取证、犯罪嫌疑人轨迹锁定、抓捕支援共27次,协助破获盗窃等案件4起,重大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56%;无人机常态化巡查覆盖辖区90%重点区域;无人巡逻车巡控覆盖率提升13%。
  截至目前,石拐区公安分局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任务628架次,覆盖重点区域528平方公里,重大警情处置效率提升40%,初步形成“人巡+车巡+无人机巡+卫星图像对比”的立体防控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