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社区
8 3/8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三诊”疗法开出解纷“良方”
· 湘潭综治中心让群众“进一扇门解所有忧”
· 综治中心多方联动巧解充电桩安装纠纷
· 图片新闻
· 金塔“解忧枢纽”今年化解800余件矛盾纠纷
· 平山探索“非遗+普法”
创新融合路径

“三诊”疗法开出解纷“良方”
海口市琼山区综治中心筑牢“琼台福地”平安地基

( 2025-08-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社区
  □ 本报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文/图
  
  7月29日上午,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凤翔街道综治中心服务大厅,《法治日报》记者看到两家小学初中校外托管机构负责人正填写备案登记表。备案后,该街道综治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联动监管,为孩子们的安全“加把锁”。
  这寻常一幕,正是海口市琼山区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效能跃升,全力夯实“琼台福地”平安基石的生动实践。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海口市琼山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借鉴医疗分级诊疗理念,在综治中心创新推出村级“一线巡诊”、镇街“专科问诊”、区级“跨科会诊”的“三诊”疗法,开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良方”,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现代化国际化新海口建设保驾护航。

  区级“跨科会诊”
  “没想到这么快就拿回了修车钱,不用来回跑多个部门,太高效了!”拿到6138元车辆维修费的黄某难掩欣喜。
  张某驾驶着某物流公司的大型汽车,与黄某驾驶的小汽车发生碰撞,交警认定张某负全责。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将黄某车辆维修费6138元支付给某物流公司,物流公司未转交给黄某。
  无奈之下,黄某起诉保险公司索要修车费。保险公司提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诉讼,要求物流公司返还车辆维修费。海口市琼山区法院依托与琼山区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对接机制,通过诉调对接窗口将案件分流至区综治中心。
  经过多次耐心调解,物流公司同意返还维修费,并签署调解协议。区综治中心、区法院和区司法局紧密协作,这起跨地域矛盾纠纷得以高效化解。
  作为矛盾化解的“攻坚层”,琼山区综治中心聚焦跨层级、跨领域的复杂疑难问题,通过统筹区级资源、联动职能部门,实现“复杂疑难问题区级兜底解决”,打造矛盾纠纷化解的“终点站”和“稳定器”。
  “我们统筹推进部门入驻及资源整合工作,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信访、人社、妇联、网格中心等部门常态化入驻区综治中心。”海口市琼山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周汝澎说,同时,住建等部门(含10个行政调解委员会)按纠纷类型轮值入驻,提供劳动仲裁、土地确权等专业服务。
  琼山区综治中心主任蒋成心告诉记者,区综治中心依托“海南省综治管控系统”,识别矛盾纠纷的等级、类型和属地,按照“村—镇街—区—省市”四级架构智能分派任务,实现跨层级、跨部门协同攻坚,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镇、难事区级统”。
  此外,建立“一个难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攻坚模式,包案区领导牵头组织职能部门启动“重症会诊”,协调解决跨部门协作难题,确保复杂矛盾在区级层面得到有效化解。今年以来,区综治中心已化解跨领域复杂纠纷37起,化解成功率达94.6%。
  目前,琼山区综治中心、11个镇街综治中心已实现实体化运行,实现对群众各类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构筑“区级统筹+镇街前哨”的两级综治中心体系。
镇街“专科问诊”
  “6月22日,王某某叫我去他的卡车上干活,价钱还没谈好,我就从他的车上摔了下来,他不愿意赔偿……”6月24日,刚出院的蒋某某走进海口市琼山区凤翔街道综治中心对工作人员说道。
  人民调解员吴玉莹、周钟冰了解情况后,立即介入调解。经过耐心释法说理,王某某表示愿意补偿1600元,蒋某某表示同意,一起纠纷成功化解。
  镇街综治中心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枢纽平台”。群众有了纠纷,就需要找一个“说理的地方”。琼山区11个镇街综治中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专业协同机制,升级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
  今年以来,各镇街综治中心打造“四大功能模块+四大窗口”工作模式,不仅承担着矛盾纠纷化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基础工作,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高频纠纷专项治理行动,成为基层治理“前哨站”。
  云龙镇综治中心设置了群众接待大厅、“老爸茶”法治驿站等六大功能区,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组织革命后代、老支书、老教师、老党员成立“红色评议团”,建立村委会讲法、村小组长讲理、乡贤讲情机制,对“骨头案”“钉子案”现场评议,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记者注意到,琼山区各镇街综治中心构建“1+5+N”立体矩阵,其中“1”为1名镇街分管领导全面统筹,“5”包括综治专管员、信访专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化管理专员、综合执法中队等解纷专业力量,“N”为多元联动资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格局。
  琼山区被誉为“琼台福地”,浓厚的归属感与独特的乡土气息,滋养出“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各镇街综治中心整合乡约民俗等文化资源,推广“喝茶说事”“祠堂议事”等特色调解品牌。
  如今,镇街综治中心化解纠纷效率显著提升,群众认可度持续走高,不仅高效破解各类专业类矛盾,更成为连接区、村两级治理的“关键枢纽”。
村级“一线巡诊”
  在土地置换过程中,龙塘镇仁三村委会玉仙七村村民冼某政、冼某良的土地已划分界限,因双方对地界存在疑问,一直争论不休。
  为此,仁三村委会在矛盾纠纷线索排查时了解情况,并第一时间组织镇驻村工作组、村“两委”干部、村“法律明白人”开展村级首调,经多次沟通,双方同意7月25日上午现场调解。
  调解中,仁三村委会调解员从法理、情理多方面入手,从亲属关系、邻里关系的角度分别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最终双方握手言和。
  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的“首道防线”,在琼山区、镇街两级综治中心指导下,全区各村(社区)聚焦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小额经济纠纷等简易矛盾的快速发现与处置,通过网格精细化管理和多元力量联动,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目标。
  据了解,琼山区探索“网格初调—社区接力”两级递进式化解体系。由村治保主任指挥,网格员及时介入,联动社区民警、村居骨干、乡贤等3类力量,协同行业调解组织等N支多元力量,形成“发现线索—响应集结—现场化解”48小时快速处置闭环,力争简易纠纷网格内即查即办。网格调解未果的,72小时内上报村(社区)调委会,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牵头联动各部门接力攻坚。
  目前,琼山区划分1469个网格,以网格为最小单元,457名专职网格员全员入网,同时采取“一格多员”“多员合一”新模式,整合社区民辅警、村“两委”干部、乡贤代表、物业等力量,开展每日网格巡查,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民生诉求在网格内实现“前端感知、即时上报、快速响应”。
  “我们将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三级诊疗’工作模式,明确‘三级诊疗’职责边界、矛盾分类处置标准及跨部门联调流程,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矛盾化解全链条体系同步落地见效,打造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琼山样板。”周汝澎表示。

  图为一家校外托管机构的负责人到海口市琼山区凤翔街道办事处综治中心提交备案登记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