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山河为卷 改革作答
·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涉外商事海事调解典型案例
· 强化社保领域行政非诉执行检察监督
· 善于从政治上看 精于从法治上办
· 海南省检二分院依法督促搁浅五年货轮成功处置
· 夯实平安福地 打造法治高地
· 东营公安项目警长护航企业发展

善于从政治上看 精于从法治上办
沈阳和平法院推动党建与审判精准融合

( 2025-08-0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韩  宇
□ 本报通讯员 刘宏峰 孙冲
  
  和平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产业集中,案件体量较大。如何以党建引领和推动法院工作发展?党建与业务融合有哪些机制和办法?这些是和平区人民法院党组一直在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党建活动要和思想、工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抓实抓牢机关党建,做实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和平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宋丽君表示。
  近年来,和平区法院积极探索实践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的具体措施,将党支部建在庭上,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精准融合、同向同行、同频共振。通过不断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做实专精审判、做优司法服务、做强铁军工程,持续提升审判工作质效。
党建+队伍建设
  实践中,和平区法院以党建为引领,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持续推进“审学研”一体化机制建设及“评推树”等工作,依托“和法讲堂”活动,不断打造精品课程,创新推进品牌建设。院党组定期邀请本院政治素养高、审判经验足、业务能力强的优秀党员、资深法官担任授课人,围绕党建如何与审执工作相融合为全院干警授课。
  优秀党员、资深法官受邀为青年干警授课,“如我在诉”的真挚情怀通过“传帮带”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和平区法院的青年干警追随着优秀党员、资深法官的脚步,跑出司法为民的“加速度”。
  和平区法院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把人才保障作为核心动力,储备司法办案、理论研究、教育培训“领头羊”,持续提升干警政治、业务与职业道德素养,以领军人才带动全员素能提升。借助法答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和法讲堂”等载体,助力干警在实践中成长、在学习中成才,持续推动法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建+智慧调解
  工作中,和平区法院不断深化“抓前端、治未病”工作理念,找准找实司法服务的切入点、着力点和发力点,于2022年8月联合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共同创建全省首家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为一体的劳动争议智慧调解中心。截至目前,已成功化解劳动争议3268件,解决欠薪及补偿款3800余万元。
  针对新业态维权案件,和平区法院推进劳动监察、仲裁及诉讼有效衔接,引导相关人员依法理性选择维权方式。2024年,第六党支部书记、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刘强结合劳动争议智慧调解中心品牌建设,提出建立一支农民工和新业态权益保护党员先锋团队。该党员先锋团队当年共审理相关案件112件,标的额累计达300余万元。
  怎样在法院工作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怎样“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该团队的党员干警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2024年10月,和平区法院被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市裁审一体化机制建设试点单位,做实企业、工会、行政与司法“四调联动”,充分开展“四轮调解”,实现各类调解组织优势互补。
党建+少年审判
  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刑事审判庭副庭长和少年审判团队负责人叶菁菁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用慈母般的爱守护“迷途”少年。
  法槌落下,并非案件的终点。“作为少年审判团队的党员法官,我们就是要为孩子们多想一点、多走一步、多做一些。”叶菁菁说。
  刑事审判庭依托“党建+少年审判”工作模式,组建了少年审判团队,高度重视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司法保护工作,聚焦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审判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综合审判改革,以最大限度消除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2022年,少年审判团队被共青团中央评定为“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实行综合审判以来,该团队共审结涉少刑事案件36件、民事案件303件、行政案件1件。
  党建强则业务精,业务强则党建实。从政治建设到司法理念,从铁军锻造到品牌聚合,党建引领和平区法院审判工作现代化的效能正持续显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