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文化
8 8/8 7 8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接过爷爷的“长征”接力棒
· 墨痕里的从警之道
· 一捧莲心
· 静而美
· “永远的付出”换来永恒的幸福
· 一条微信动态
· 致敬警营老兵

“永远的付出”换来永恒的幸福

( 2025-08-03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文化
  □ 郑寒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望过去,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共同抵御外敌侵略,用不屈的意志书写了气壮山河的抗战史诗。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那段硝烟弥漫的历史虽已远去,但抗战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邯郸是八路军129师的重要活动区域之一,也是敌后抗日的重要战场。1938年,八路军129师以太行山为依托,建立了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抗战的重要支点。这片热土见证了无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浸染着革命先烈的热血忠魂。在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无数仁人志士以铮铮铁骨筑起民族脊梁、用青春生命谱写救亡壮歌。
  1920年,我的伯祖父郑永福(郑永付)出生于河北邯郸永年县歧辛寨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做长工的曾祖父托私塾先生给他起了一个寄托着美好寓意的名字——郑永福,希望他永远平安幸福,然而伴随着中华民族的苦难怎会有幸福平静的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山河破碎,家园被毁。侵略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国百姓惨遭屠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1940年1月,时年20岁的伯祖父郑永福怀揣着对日本侵略者满腔的仇恨,毅然决然加入了当地的抗日民兵组织。1942年上半年,日军开始大规模地向冀南地区进行扫荡,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阶段。郑永福作为永北支队的一名战士,同当地的日伪军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1943年3月,永北支队改称滏西支队。之后,滏西支队作战任务更加频繁和艰巨,除承担频繁的对日伪军作战的任务之外,还担负着地下交通、通讯联络、运送物资等后方重要任务。郑永福同其他热血青年一道,为前线的战士们站岗、放哨、运送物资,并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通信员。
  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经过两年烽火硝烟的淬炼,郑永福成为一名出色的抗日战士,他深深体会到幸福生活是需要无数人的努力付出去争取的。“付出,唯有付出才能换来抗日战争的胜利,才能收获真正永远的幸福”。于是他将自己的名字“郑永福”改为了“郑永付”,时刻激励着自己保家卫国的斗志。1942年1月他正式参加八路军,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
  1943年,日军大队带领4万敌伪军,对冀南边区进行了历时三个月空前残酷的大扫荡,反复围剿我军革命根据地。面对敌人的疯狂进犯,郑永付所在的滏西支队浴血奋战,顽强抗日。1944年1月一个寒冷的清晨,郑永付和支队的几名民兵接到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的紧急任务。接到任务后,郑永付和几名民兵不顾安危,冒着枪林弹雨穿越敌人的岗哨,在掩护过程中,他们不幸遭遇了敌人的袭击,同行的几名民兵当场牺牲。为了不让日军俘获,当时孤身一人已身负重伤的郑永付毅然跳入一口枯井,日军发现后,对他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疯狂扫射,郑永付当场壮烈牺牲,年仅24岁。他的遗体被执行任务的战友发现时,已是牺牲后的好几日。闻讯赶来的村民们拿出舍不得做衣服的棉布将他仔细包裹,并抬送到郑家祖坟地进行安葬。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追认郑永付革命烈士称号,2021年12月,永年区人民政府立碑缅怀。郑永付和其他牺牲的战士,他们的事迹虽然鲜为人知,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是值得铭记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如同永恒的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人的道路,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红色薪火永远不息、代代相传。革命先烈用年轻的生命在漫漫长夜中点燃了最初的星火,这星火终成燎原之势,驱散黑暗,汇聚成今日这辉煌灿烂、照耀世界的东方旭日!作为革命英烈的后人,我深知长辈留下的不仅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往事,更是一份融入血脉、刻进骨髓的信仰基因与时代重托。这火种,岂能在我辈手中黯淡?我要追寻先辈的足迹,将先辈们用生命守护、传递的精神火炬高高擎起,以永不懈怠的奋斗姿态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继续以奋斗为犁铧,深耕脚下这片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热土,用一生去实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庄重誓言。
  我要时刻铭记伯祖父郑永付心中那份“唯有付出才能收获真正永远的幸福”的朴素情怀,把这份源自先辈的奉献精神,转化为在工作岗位上奋斗不息、攻坚克难最深沉的力量源泉和最鲜明的精神坐标。要始终把工作岗位作为新时代的“战场”,时刻铭记先辈遗志,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化为行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始终把工作职责作为重中之重,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在科技攻关创新中,刻苦钻研,锐意进取。始终把锤炼“大国工匠”般的过硬本领作为基石,紧追科技潮流,掌握核心技能,努力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贡献最优最强的力量。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奋进之姿,将这鲜血染红的旗帜高高举起,沿着先辈用生命开辟的信仰长路,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继续挥洒一名烈士后辈的无悔热血与赤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