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综合
9 8/9 7 8 9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
暂行规定》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畅通争议解决渠道 依法维护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
· 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迈上新台阶
· 每场研讨都能解决办案实际问题
· 井陉抓实“关键少数”强化法治建设
· 图片新闻
· 沧州监狱建立“结对+”模式统筹推进“五项工作”
· 孜孜不倦点亮学员心中理想之灯
· 杭州三墩镇开设暑期禁毒课堂
· 佳木斯前进法院多元解纷护企安商

合肥公安创新建立环食药“智研沙龙”研战一体平台
每场研讨都能解决办案实际问题

( 2025-08-0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综合
  □ 本报记者   范天娇
□ 本报通讯员 汪佳影
        雷丝雨

  “借助无人机航拍测绘技术,我们快速锁定了污染区域范围,成功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查处非法处置固体废物两万余吨。”前不久,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食药环知大队传来捷报,民警应用新掌握的技术侦破一起非法倾倒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
  说起办案经过,该大队大队长周保田直言取证是个难题。好在通过“智研沙龙”平台,邀请合肥市警务航空办公室民警许虎重点培训无人机巡航、红外遥感等新技术应用,提升办案民警在线索发现、现场勘查等关键环节的取证能力,助力案件快侦快破。
  “智研沙龙”平台是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打造的新型研战一体平台,集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专家“会诊”、力量支持等功能于一体,自今年初常态化机制化运行以来,已成为民警执法办案的“好帮手”。
  “我们不是简单地上课听课,而是要让每一场研讨都解决实际问题。”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三大队大队长陈伟伟介绍说,依托“智研沙龙”平台,支队整合内部数据分析、快检技术等专业力量,组建了“数字战队”,邀请检法专家、高校学者组成“智囊团”,就如何利用碎片化信息构建完整证据体系、确定追诉标准等开展研讨,并与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为案件侦办提供专业支持。
  为确保研讨成果落地见效,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还建立了“提出—研讨—决策—执行—反馈”全流程闭环机制,鼓励民警带着办案难题来“会诊”,通过案件复盘、规律分析等方式,在合肥市公安局大数据中心支持下,将分散经验转化为标准化作战模型。
  “我们定期研判犯罪新动向,基层需求随报随研。”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李昊天表示,所有研讨成果都纳入重点督办事项清单。
  截至目前,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已有11项创新成果转化为实战应用,形成10个可复制推广的类案侦查模型,其中“打击非法猎捕候鸟”和“青绿之剑·污染环境犯罪打击”两大模型被公安部在全国推广。
  面对重大专案,该支队创新推出“随案捆绑、责任共担”作战模式,抽调“数字战队”骨干与基层警力协同作战,将最新办案思路和技术手段直接输送到线索经营、摸排走访、抓捕审讯的最前沿,有效提升全市环食药侦条线整体协同攻坚能力。同时,通过持续优化研战一体工作模式,推动形成“智慧研判—精准打击—源头治理”工作体系,推动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智研沙龙’既是破解办案难题的‘智慧库’,更是锻造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的‘磨刀石’,支队情报研判中心将提炼的成熟技战法直接应用于案件侦办,使整体成案率达83%。”合肥市公安局环食药支队副支队长孟蝶说。
  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合肥公安环食药侦部门依托这一创新平台,已向行政主管部门推送高质量案件线索22条,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函4份,开展联合执法25次,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