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治调研
9 4/9 3 4 5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 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
· 全面构建绿色司法保护体系
· 一体抓实“三个管理”促进高质效办案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 2025-07-2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调研
  伊焕斌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
  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乎事业发展全局。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深刻把握作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法治人才培养、司法实践创新紧密结合,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一、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我们必须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提升党性修养的必修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优良党风引领校风、教风和学风。
  加强作风建设是学院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学院成立于1948年5月,前身为“辽北学院”,是我党在东北地区建立的第一所干部院校,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了大批干部。作为辽宁全省唯一一所政法干部教育培训院校,我们牢记政治性是第一属性,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第一位,不折不扣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引导学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着力培育造就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法队伍。
  加强作风建设是提升学院育人成效的关键支撑。政法干部的素质能力,直接决定执法司法的公信力与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严谨求实的学风,能培养学员扎实的专业功底;为人师表的教风,能塑造学员高尚的职业操守;求真务实的研风,能激发学员的改革创新精神;规范高效的管风,能培育学员严明的纪律观念。这些优良作风有助于帮助学员不断提升政治品格、法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加强作风建设是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过硬的作风是提升教学科研管理水平、激发队伍内生动力、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的“催化剂”和“助推器”。必须将作风建设贯穿培训全过程,以优良党风带教风、促学风,以过硬作风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服务群众使命的必然要求。政法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这要求我们在培训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回应教职工、学员关切,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提升教职工、学员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
  二、牢牢把握目标任务,找准短板弱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坚持学用结合、查改并举,有力有序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聚焦核心职能,举办各类政法干部培训班99期。办好“浑河法治讲堂”,服务政法系统近百家单位,线上观看人数近万人,推动政治培训水平再上新台阶;聚焦重点品牌,以“党建+培训质效提升”为抓手,举办党支部“精品党课”评选和展示活动,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持续筑牢;聚焦教学质量,组织开展学术沙龙活动,持续加强辽宁政法系统警示教育馆、政法系统心理服务基地建设,教学练研活动进一步丰富;聚焦制度建设,开展制度集中清理行动,区分“立改废”,内部管理进一步规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学院作风建设与政法事业发展新要求和学员期盼之间仍存在差距,具体表现为:有的干部不够积极作为,推诿扯皮现象仍然存在,对学员合理诉求回应不够及时,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有的干部安于现状,改革创新意识不足,存在“守摊子”思想,担当精神有待强化;有的干部斗争精神不足,面对矛盾问题存在畏难情绪,不敢较真碰硬;“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缓慢,科技化信息化手段应用水平不高,科技赋能成效不明显;部门协作机制不够顺畅,部分审批流程依然繁琐,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有待加强;日常监督存在薄弱环节,部分规定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苗头性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置机制有待完善。
  三、纵深推进作风建设,狠抓立行立改,推动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
  古人讲“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我们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破除作风顽疾,努力打造政法干部培训的“金字招牌”。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将作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党委年度重点工作。建立“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责任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建立作风建设责任清单,明确各级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具体要求,将作风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把作风建设成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强化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效能。整合教学、科研、培训资源,构建“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升级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学员报名、住宿安排、课程评价等服务事项线上办理。建立学员需求快速响应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学员诉求得到及时回应、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培训质量。建立课程动态更新机制,每季度开展教学评估,每年根据政法工作形势任务更新教学内容和案例。推进“大学科制”改革,打破原有教研室设置,按思想政治、公安管理、法学等学科门类组建大学科群,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双评议”制度,实行“一课一评”和结业综合评议,对连续两年评议排名后10%的教师实行“回炉培训”。优化教学模式,增加互动教学比重,邀请政法一线业务骨干参与授课,确保教学内容紧贴实战需求。
  强化监督问责,扎紧制度笼子。整合纪委监督、部门自查、学员评议、社会监督等方式,开展常态化作风检查。完善问责机制,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三单”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将作风建设纳入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与部门绩效、干部任用直接挂钩,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问题突出的严肃追责问责。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其内化为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坚决破除官僚主义作风,厚植为民服务情怀,激发担当作为精气神,切实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