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以法治之力铲除城市“牛皮癣”
· 打造“全科医院”化解矛盾
· 群众“进一扇门解万般事”
· 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在黑龙江检查
· 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古巴国家主席迪亚斯-卡内尔会见应勇
· “老有颐养 幼有善育”
· 图片新闻
· 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提升新型疑难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能力

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宁波法院专场成果展示
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 2025-07-21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本报记者  王春
  □ 本报通讯员 钟法 陈一涵
  
  “大家好,欢迎来到‘彭不红直播间’,在法治宣传路上,我又多了很多‘小战友’……”7月18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大法庭里,北仑区人民法院柴桥法庭庭长、法治副校长彭晓晓带着她的特色普法短视频品牌“彭不红直播间”亮相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宁波法院专场成果展示活动现场,以一场妙趣横生的法治脱口秀,联动法治小记者展开诙谐对话,拉开了活动序幕。
  自5月30日,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杜前受聘担任镇海中学法治副校长以来,宁波中院与法制日报社浙江记者站联合开展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系列活动,共同探索青少年交互式法治宣传教育的创新平台,活动邀请300余名青少年深度参与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治新闻采访、名校研学等58场活动,其中50名学生受聘担任法治小记者。
  “我们有志向,我们有梦想,为祖国的厚望,立志做栋梁……”作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一曲由全市两级共12家法院的法治副校长和法治小记者合唱的《少年有志》,为宁波法院专场成果展示留下了青春的注脚,让法治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宁波全市12家法院的法治副校长走上舞台,为16名法治小记者代表颁发聘书。
  “孩子们,你们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份聘书,更是法治传承的接力棒!”宁波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朱晖的寄语,道出了所有人的期盼。
  作为宁波中院法治小记者代表,镇海中学学生朱芮菡在发言中说,“黄文娟法官的坚守奉献,让我感悟到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温暖力量;宁波知识产权法庭的庭审观摩,让我懂得法治是守护正义的基石和推动创新的引擎。”
  紧接着,两名来自基层法院法治小记者代表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成果汇报,引来现场阵阵热烈掌声。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来自奉化的徐莱从小就是个法律迷,她分享了一个触动心灵的故事:“在采访法治副校长时,我了解到奉化法院曾发出浙江省首份由公安机关代为申请的未成年人人身安全保护令,帮助一对遭受家暴的姐弟回归正常生活,这是法官叔叔阿姨们用法律为孩子打造的‘爱心盾牌’。”
  “‘你们是法律最好的翻译官’,这句话点醒了我们的使命。”回忆起这次法治体验旅程,法治小记者欧若熙仍兴奋不已,她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条折成小贴士放在笔袋里,便于随时查询,同时与同学创建“法言青语”校园广播专栏,努力做法治精神的小小传播者。
  “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不仅是法媒协同、法校联动的创新实践,也必将为宁波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宁波市委常委、副市长徐岩在致辞中介绍,宁波市严格落实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已实现100%全覆盖,希望法治小记者以法治副校长为师,积极传承法治精神,在学习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成果展示现场设立了“未来法治之星奖、公正之声采访奖、普法创意传播奖、法治先锋报道奖”四大奖项,12位法治小记者收获了奖状。
  获得未来法治之星奖的李慕涵说:“我们或许不用穿上法袍,但可以做到:学法——了解规则,才能保护自己;守法——哪怕没人看见,也要坚持对的;护法——遇到不公,勇敢发声!”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许惠春充分肯定了活动成效:法治副校长和法治小记者深度互动、双向奔赴,氛围热烈快乐、成果深刻难忘,让大家感受到了司法和传播的温度。希望宁波两级法院在法治宣传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提升效能,深化新闻媒体协作,探索“法治+”跨界融合,策划推出更多通俗易懂、互动性强的宣传产品,更好地传播法院好声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