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派驻+巡回+科技”盯紧高墙内外
· 上海徐汇超六成人身安全保护令涉精神暴力
· 北京世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正式启用
· 秦皇岛海港检察检校合作凝聚环保合力
· 关注·普法 
· 阿克苏地区两级法院为游客送上“法治套餐”
· 强业务正行风服务高质量发展
· “四红四光”激活基层警务动能
· 万亩“金色花田”里的藏蓝守护者

“四红四光”激活基层警务动能
重庆红光派出所用行动诠释基层党建深刻内涵

( 2025-07-18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吴晓锋
□ 本报通讯员 陈枭君

  当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红光派出所“秋秋工作室”,民警周桂秋正蹲下身,将一本绘有反诈漫画的手册递给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当藏蓝警服贴近稚嫩肩膀,党建的星火正以最柔软的方式燎原。
  近日,重庆市公安局公布基层党建示范点名单,万州区公安局红光派出所凭借“四红四光”党建工作法脱颖而出,其以红铸魂、以光赋能的实践,为新时代公安基层党建提供了可触摸的“万州样本”。
铸牢红色之魂 点亮信仰之光
  “还记得第一次走进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当我们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时,仿佛能听见先烈的心跳……”翻开红光派出所青年民警聂流洋的笔记本,上面工整记录着参加“行走的党课”的震撼瞬间。
  “近年来,派出所党支部实施红色教育浸润工程,建立起实景教育、理论学习与警示警醒融合的‘三维学习体系’,这也是我们所‘铸牢红色之魂’的核心载体。”红光派出所所长胡星指着辖区红色地标介绍,这片浸润着革命先烈热血的土地,正是红光派出所党建工作的“活教材”。支部将辖区内的万州革命烈士陵园、万县九五惨案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进行整合,构建“一园三馆”实景教学矩阵,通过“行走的党课”让民辅警在触摸历史中理解“红色之魂”的分量。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除了实景教学,红光派出所党支部还创新开展“红色读书会”“代际对话课堂”等活动,民辅警围坐一起分享学习心得。这些点滴浸润,不仅让党性修养有了具体感知,还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这种互动分享强化了我们的思想碰撞与情感共鸣,真正实现了红色基因在润物无声中的代际传承。这种沉浸式、互动性的教育模式,让入警入党的初心时刻萦绕在心头。”青年民警胡欣说。
  与此同时,“政治体检”常态化机制下,每位民辅警的“信仰体检报告”都要在支部会上“亮晒”,让“红色基因”真正成为队伍建设的“定盘星”,让大家时刻保持对党的忠诚,坚守信仰高地。
锻造红色先锋 闪耀榜样之光
  “走,瞧瞧这个月到底是谁上榜了!”近日,红光派出所的公示墙前围满了身影。
  公示墙上公示的典型是根据“三维积分制”评选出来的。这套创新的“三维积分制”,采取党员自评、党员互评和组织定评三个维度,将党建要求量化为可操作的指标,支部通过“月公示、季评比、年考核”进行典型选树评比,这一举措激发了民辅警比学赶超的热情。“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桂秋、“渝警楷模”程飞等先进典型纷纷涌现,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在红光派出所,“四队一室一岗”先锋矩阵如同毛细血管:“青年突击队”在重大勤务面前勇往直前;“党员攻坚队”面对疑难案件毫不退缩;“党员巡逻队”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让群众安全感满满;“反诈宣传队”深入社区、学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群众讲解反诈知识,守护群众“钱袋子”;“党员调解室”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警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态度,成功化解了一起又一起基层矛盾;“党员护学岗”每天准时出现在辖区学校门口,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保护伞。
  结对培养机制也让青年民辅警迅速成长,派出所老党员民警带领着青年民警走街串巷,传授工作经验,在实战中锤炼他们的本领,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的活力。
激活红色动能 迸发创新之光
  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难题,红光派出所以红色动能为驱动,积极探索创新之路。
  “红色动能不仅是精神力量,更要转化为技术创新的源动力,让其成为破解难题的真招、实招。”胡星告诉记者,创新的种子源自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在智慧警务方面,红光派出所构建智慧平台,自主研发“e派助手”智能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服务群众、社会治理等五大功能模块,还拓展了广场舞噪声控制、矛盾纠纷“码上排”等应用场景。
  如今,群众只需通过手机就能一键反映问题,民警也能高效处理事务,真正实现“指尖警务”新模式。这些创新举措,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此外,红光派出所还优化智慧服务新生态,构建“线上+线下”双轨服务体系。群众办理户籍等事项,可通过线上预约,还能享受“容缺办理”服务,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打造红色纽带 传递服务之光
  党建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务群众,一直以来,红光派出所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将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紧密结合,打造出一条条温暖的“红色纽带”。
  在民生服务方面,红光派出所推行预约办、网上办、一次办“三办”服务模式,建立“线上申报+上门服务”双轨制,最大限度简化办事流程。对于特殊群体更是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业务办理“零跑动”。
  “警徽暖阳”扶困济贫行动温暖人心,派出所每年投入3万元慰问困难党员、定点帮扶辖区困难群众、资助困难学生。
  为构建多元共治格局,红光派出所联合司法所、学校、律所等组建“红色攻坚联合体”,每月召开警社联席会议,协同开展治安巡逻、普法宣传等活动,形成“问题联排、风险联控”治理闭环。同时,派出所吸纳教师、心理咨询师等成立“秋秋爱心帮帮团”,联动司法所设立“矛盾纠纷联络员”,通过跨部门会诊,有效化解家庭矛盾、校园纠纷等“疑难杂症”,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在早、化解在小、零非访上交”。
  从红色信仰的扎根到先锋力量的引领,从创新实践的探索到为民服务的坚守,红光派出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基层党建的深刻内涵。
  “获评全市公安机关基层党建示范点,既是对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在新的征程上,红光派出所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在红土地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警徽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胡星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