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政法
9 3/9 2 3 4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检察力量助非遗焕发新光彩
· 关注·平安出行 
· 北京专项治理非机动车不文明行为
· 2024年度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选结果揭晓
· 公安部公布5起合同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 沉浸式体验司法公正感受法治魅力
· 郑州铁路检察推动黄河堤防工程修复
· 白银检察专项监督监禁刑罪犯交付执行

宁波法院举行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活动
沉浸式体验司法公正感受法治魅力

( 2025-07-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政法
  □ 本报记者   王  春
  □ 本报通讯员 吕佳慧 陈一涵
  
  7月7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法治副校长牵手法治小记者宁波法院专场活动,清华大学科研院院长、互联网司法研究院院长刘奕群远程连线寄语:“希望同学们做理性与创新的‘双核驱动者’,做科技向善的‘坚定守护者’,做梦想征程的‘勇毅笃行者’。”
  活动中,14名镇海中学学生走进宁波中院,受聘担任“小小技术调查官”和“法治小记者”,沉浸式体验司法公正,观摩旁听知识产权庭审,感受法庭庄严与法治魅力。
  本次活动是宁波中院与法制日报社浙江记者站共同探索青少年交互式法治宣传教育的创新平台,致力于打造“教育、学习、传播”一体化法治传播链条,让法治护航青少年成长之路。
  当天上午,来自镇海中学和东柳小学的11名法治小记者走进鄞州区人民法院,参观诉讼服务大厅,以及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黄文娟命名的“文娟工作室”,通过庭审观摩、模拟法庭和法官采访活动,近距离感受法治魅力。
  在法治小记者采访交流中,担任法治副校长的黄文娟分享了自己的职业经历,并希望小记者们通过这次活动能更加深入了解法院工作、感受法治精神,未来能成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
  下午两点半,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园”活动在宁波中院开启。活动伊始,镇海中学学生在法院工作人员引导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法院探索之旅”。
  庄严肃穆的环境让学生们肃然起敬。在院史文化馆,他们了解了宁波法院的发展脉络,认识了法徽、法袍、法槌及其象征意义。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提问互动,求知氛围浓厚。
  下午3点,学生们走进法庭,认真观摩旁听一起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的庭审。
  该案涉及一种应用于初中科学教学的“电磁学实验器材及其实验模型”教具,争议焦点之一在于被诉侵权的模具是否落入了原告专利的保护范围。
  除了法官、人民陪审员和双方代理人外,还有技术调查官全程参与庭审。
  在法官主持下,经公证封存的涉案产品被当庭拆封,各方围绕技术事实等争议发表意见。
  “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高精尖技术专利案件的技术壁垒往往较高,拥有专业背景的技术调查官可以协助法官查明关键技术事实,为法官公正裁判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宁波知识产权法庭技术调查官金一凡为学生们阐述了技术调查官在知识产权审判中的独特价值和主要职责。
  “原来技术调查官是架起技术与法律桥梁的‘翻译官’,今天的活动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司法的严谨细致与独特魅力。”镇海中学应届毕业生刘奕睿说。
  宁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马宁在庭后采访中说:“希望学生们通过此次活动,领悟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深层含义,并且学会用法律守护创新成果。”
  活动后,6名镇海中学法治小记者对宁波中院法官和部分“小小技术调查官”进行了采访,用笔和镜头记录下了这堂生动的法治课。
  宁波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镇海中学法治副校长杜前与学生们面对面座谈,认真聆听大家的体验感悟,并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杜前对学生们说:“未来的创新竞争,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规则之辩,而你们是国家的未来,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希望今天的活动能在大家心中播下创新与规则的种子,未来成长为兼具技术洞见与法律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者和宣传者。”
  自今年5月担任镇海中学法治副校长以来,杜前一直关注和思考如何让法治教育“活”起来。她认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人民法院责无旁贷。青少年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要增强青少年的代入感、参与感,让法治教育可触摸、可感知。此次活动正是将法律知识可视化、鲜活化的一次有益尝试,期待更多智慧的碰撞、更多力量的聚合,为青少年成长画好同心圆。
  近年来,宁波中院精心打造以“甬法童行”品牌为引领、全市11个基层法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品牌共同发力的普法矩阵,致力于依托法治副校长、开学法治第一课、“四明”云法庭进校园等活动载体,把法治种子种进青少年心田。2024年以来,已开展普法活动150余次,覆盖青少年100余万人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