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要闻
9 1/9 ****处理标记:[Page]时,数据源为空。 **** 1 2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 习近平同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
就中玻建交40周年互致贺电
· “免罚慎罚”赋能营商沃土
· 第十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召开
· 最高法举行“人民法院大讲堂”人工智能专题辅导报告会
· 用好“吹哨人”机制守牢食品安全防线
· 童心同行 爱促新生
· 图片新闻

用好“吹哨人”机制守牢食品安全防线

( 2025-07-10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要闻
  □ 马树娟
  
  近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发挥食品从业人员“内部吹哨人”作用,鼓励其主动参与监督,推动生产经营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防范风险隐患。
  当前,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多、链条长,许多风险隐患往往隐藏在生产经营活动内部,仅靠市场监管部门抽查、消费者投诉等外部监督方式,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和及时发现。此前,市场监管部门已建立针对内部举报人的奖励机制,由监管部门对查证属实的举报予以奖励。此次《意见》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奖励主体从监管部门延伸至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通过建立企业内部报告奖励机制,激励“内部吹哨人”主动报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推动企业及时自查自纠,避免风险扩大化。
  《意见》明确了报告的内容范围,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涵盖食品生产经营的全部流程。从业人员可以通过“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向企业或监管部门报告,并可同步提出整改建议。这种“内部报告+外部监督”的双轨模式,既能调动企业自查自纠的积极性,又能借助外部力量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及时消除突出隐患。这也意味着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将新增一道重要的“内部防线”。
  为了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意见》鼓励企业设立奖励专项基金,依据报告的隐患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奖励。这不仅是对“内部吹哨人”的正向反馈与肯定,还能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预防。这一内部报告奖励机制与此前监管部门主导的外部奖励机制形成互补,有望构建起内外贯通、同向发力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让食品安全防线更加牢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