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9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平安中国
9 5/9 4 5 6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免签名单变长 高水平开放再加码
· 盯源头抠细节强化执法办案全流程监管
· “布上的图案之争”断崖式下降背后
· 公益诉讼推动城市向新向美而行

天津检察坚持寓治理于办案之中
公益诉讼推动城市向新向美而行

( 2025-06-19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平安中国
  □ 本报记者 张  驰
          范瑞恒

  黄崖关长城游人如织、大运河沿线岸绿水清、传统村落陈塘庄焕然一新……端午假期,津沽大地喜迎八方来客,感受这座超大城市的独特魅力。
  勃勃生机的背后,凝聚着天津检察机关以检察之力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担当作为。近年来,天津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聚焦主责主业,在群众关心关切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出实招、见实效,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数据显示,全市检察机关去年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19件,制发检察建议858件,坚持“寓治理于办案之中”,推动公益损害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悠悠运河水清景美
  花红柳绿、碧波荡漾,夏日行走在大运河天津段沿岸,别有一番韵味。
  在此之前,大运河沿岸曾出现占压河道违建、非法设置阻水渔具等问题,为此天津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大运河综合治理专项监督活动,围绕大运河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河道安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开展监督。
  西青区人民检察院通过现场走访、摸排,绘制“运河保护地图”,借助无人机、执法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开展检查,按照类别制定包括河道名称、点位、问题类型、监督情况、整改情况等内容的专项台账,逐项督促整改,有力消除监督盲区。
  “我们还依托‘河长+检察长’协同工作机制,就完善河道生态环境治理和司法保护与多家行政单位建立协作机制,构建大运河保护齐抓共管格局。”西青区检察院代理检察长吕宏辰介绍说,通过持续性跟踪回访,督促有关方面治理被污染的河段,大运河目前实现了岸绿水清景美。
  为推动协同治理,京津冀三省七地检察机关去年还发起《大运河(京津冀段)综合保护检察公益诉讼2024年专项活动倡议》,强化协作联动,实现大运河公益损害系统综合治理。
巍巍长城焕发新颜
  巍巍长城,绵延千年。天津作为长城的重要节点,素有京畿门户之称,最著名的当数黄崖关。
  正因如此,该处长城吸引了大量游客攀爬游玩,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踩踏古迹、丢弃垃圾情况较为严重,且此处长城保护界桩断裂倾倒,保护宣传牌严重破损;个别敌台避雷装置不完善,导致文物主体遭受雷击出现破损;有的敌台墙体被游客肆意刻划破坏……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长城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我们逐一列明问题情形、法律依据、监管主体、办案难度等事项,形成了详实的办案线索台账,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蓟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李海申讲述,去年底,该院到黄崖关长城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长城已得到有效修缮保护,正以“修旧如旧”的“新颜”喜迎八方游客。
  蓟州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郜建明介绍说,未来要聚焦重点问题,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扎实的办案成效助力长城保护工作,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以检察之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久久为功村落蝶变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宝坻区陈塘庄村,受自然衰败、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整体衰败和损毁现象严重。”去年9月,宝坻区人民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
  宝坻区检察院多次开展现场勘验,通过无人机航拍、询问村民、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固定行政违法和公益受损的证据。同时制发检察建议,依法督促相关部门对影响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建筑予以整治更新,对濒危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抢救修缮。
  “目前,相关部门已申请专项修复资金500余万元,针对村内重点建筑、基础设施启动第一期项目施工。”宝坻区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张桂彬说,要用公益诉讼检察让传统村落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天津检察机关邀请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高校学者、行业领域专家、群团组织和社区代表成为“益心为公”志愿者,完善公众参与公益诉讼办案机制,助力美丽天津建设。
  而在机制建设层面,天津市检察院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生态环境局等建立合作关系,完善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衔接配合制度供给。同时,推动法律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合力破解整改难题。
  “未来,我们会继续严格依法履行职责,以高质量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助推城市建设更加亮丽。”天津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