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4下一篇  
返回本版列表    点击率:  字体: 放大  默认  缩小  
法律服务·说法
8 6/8 5 6 7 > >| PDF版
本版面文章
· 聚焦新型知产纠纷 创新举措破解难题
· 直播间连麦骂人,主播怠于管理构成帮助侵权
· 深夜接单司机猝死
认定工伤企业担责
· 多次狩猎野生鸟类
获罪判刑附带民责
· 姑侄借贷引发纠纷
组织调解修复亲情

姑侄借贷引发纠纷
组织调解修复亲情

( 2025-05-25 ) 稿件来源: 法治日报法律服务·说法
  □ 本报记者 李雯
  
  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本因债务问题产生矛盾的姑侄握手言和,在化解双方争议的同时修复了亲情,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是“纠纷实质性化解、一次性解决”工作理念的生动体现。案件调解成功后,原被告双方均送来锦旗,对法官的悉心调解表示感谢。
  王某秀系王某辉的姑姑,因王某辉承包工程急需资金,王某秀为其找人借款,并约定了还款利息。后因财务往来频繁,双方虽多次对账,但未就还款金额达成一致意见,王某秀等3人遂将王某辉诉至法院,要求王某辉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共计150万元。
  桥西区法院法官收到案件后,及时与双方取得联系,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和双方诉求。考虑到原告王某秀和被告王某辉系姑侄关系,法官认为如果该案一判了之,不利于亲情的修复,调解是解决纠纷、维护亲情的最佳途径。于是,法官从亲情角度出发,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努力化解双方心结。同时,组织双方认真梳理往来账目,以确定还款数额。经过法官多次耐心劝解,在精心核对双方往来款项的基础上,最终促成双方对还款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并和解。

法官说法
  法官庭后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亲戚朋友间难免会相互帮衬,形成民间借贷。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在借款时,双方应尽可能地将本金、还款期限和利息等事项进行明确的约定。还款后,双方应当及时处理借条等借款凭证,如果存在多笔借款,还应当及时进行对账,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相关文章: